[陇文化]谷仓:甘肃影像领域的公益标本
本篇文章1019字,读完约3分钟
谷仓当代影像博物馆最靠谱也是最不靠谱的一点就是不商业化。西北第一家以视频为主要内容的艺术中心是非盈利性的。
除了公益之外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使其更加强大。它在工业领域有自己的地位,赢得了难得的尊重。
另一个视频展览
位于岩滩一角的谷仓当代录像厅,被突如其来的一阵开水包裹着。在600平米的录像厅里,衣服在人群中晃动。大厅外,只有一部电梯频繁地上下运行。
在眼里,就像多年来这里举办的每一场视频展一样,杨延康和彭的《流浪信仰》原创摄影展,在这样的黄昏里依然淡淡地出现,然后淡淡地结束。
王希野喜欢黄昏,觉得一天中只有这一刻是庄严的。这位60岁的老人是艺术和悟性的混合体,是谷仓图像博物馆和谷仓艺术组织的创始人。
自2008年夏天谷仓当代影像博物馆正式开放以来,王希野经历了无数个这样的夜晚。此时此刻,王希野心中庄严的黄昏,是杨延康的数十张藏传佛教原图和彭的《流浪花房》。
摄影师杨延康用10年时间拍摄的藏传佛教纪实摄影,获得2009年德国亨利·南恩传媒奖。这个话题也被认为是奠定他在当代纪实摄影中地位的代表作之一。它记录了僧侣如何在修道院修行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家庭和僧侣的关系。年轻的和尚在阳光下跳跃,年轻的女人微笑着逗猫,在谷仓当代影像博物馆柔和透明的灯光下,杨延康的作品呈现出严肃宗教背景下的另一种生活现实。
照片是另一种语言,语言无法表达。它是记录的象征。面对黑白照片,王希野若有所思地说道。
三个年轻的女孩,化妆很差,穿着破烂的三点式衣服,站在空灰色的天空下,她们的身后是一年四季载着她们的破温室汽车;在一个狭窄的温室里,一对年轻夫妇和他们的孩子玩耍。来自陕西的摄影师彭·拍摄的《流浪温室》记录了90年代中国普通人在流动表演温室中的生活。后来,他们也离婚了。另一个身份是彭的,谷仓当代录像博物馆副馆长,指着一家三口的作品。喜欢江湖,喜欢刺激,喜欢激情的彭,也真切感受到了在移动温室里拍摄的那几年的痛苦经历。
彭李科·项杰,王美,甘肃省摄影协会理事,谷仓当代影像博物馆副馆长。2004年,王美在谷仓里首次展出了她的个人作品。她觉得自己当时什么都不是,她得到这个机会是因为王希野不同的一般眼光和独特的想法。
王美的作品得到了王希野的赞赏,是一个关注西藏生活状况的摄影主题。
王希野的母亲信佛,所以有时候很多人觉得他关注宗教相关的作品是有道理的。但是对于王希野来说,这显然不是问题。我想要的是充满人文情怀的东西,记录着人生的状态和价值。
标题:[陇文化]谷仓:甘肃影像领域的公益标本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