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800年前搁浅于西沙珊瑚丛

[陇文化]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800年前搁浅于西沙珊瑚丛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2-09 12:20:02 阅读:

本篇文章3194字,读完约8分钟

800年前的春节期间,山西博物馆展出了一些南宋时期沉船遗址华光礁I出口处的文物,向生活在山西内陆的观众讲述了中国古代的航海贸易和惊心动魄的沉船事件

大约在南宋中期的一个冬天,一支船队从福建泉州起航,向西南航行到西沙群岛。不幸的是,一艘大船沉入了沙里。现在,这艘宋代古船在穿越空时驶入太原,并于2013年12月27日至2014年3月2日在山西博物馆展出了两个多月。展览展示了从沉船中打捞上来的瓷器、青铜器、钱币等254套文物及大量相关资料。春节期间,向居住在山西内陆的观众展示遥远而神秘的古代海洋文明。据陕西省博物馆统计,在近20天的华光礁一号沉船免费展览中,吸引了6万多名游客。那么,这艘800年前的古老沉船有什么好玩的呢?1月20日,我再次走进山西博物馆,再次感受到了南海神秘的水下考古成果和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陇文化]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800年前搁浅于西沙珊瑚丛

幽游丝绸之路兴起于汉代

走进展厅,有一种浓郁的海洋文化。精心布置的海螺、精美的文物、海货箱形状的展台都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最引人注目的是展区一层雪白细沙上排列的一堆堆瓷器。展览还原了南宋华光礁一号的原貌、航行场景、沉船始末、水下考古史,展出了沉船打捞上来的瓷器、青铜器、钱币等254套文物及大量相关资料。

纵观“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的历史展线,最早记载的是一部历史经典《汉代地理》。在第28卷,书中记载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的航行路线:从日本南部到南部,徐闻、合浦五月可以启航,有一个都城;而且船可以四月出航,有城无国;可以走十几天,有老公,干都,鲁国。自甘肃省会泸国开始,已经航行了两个多月,有一个黄志国,其民俗与朱雅(今海南岛)略有相似。它的国家幅员辽阔,有许多户口和许多外国机构,这些都是从武帝开始提供的。从黄枝到八月,到皮奈;这艘船可以在二月航行,到日本南部,像一片森林边界的云。在黄科以南,有一些国家已经经历了这个过程,中文翻译的翻译使他们从此返回。

[陇文化]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800年前搁浅于西沙珊瑚丛

所以早在汉代,中国不仅发现了南海,而且对南海的岛屿、沙洲、暗礁、潮汐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唐宋以来,出现了石塘千里、万里长沙等古代地名。从汉代的海上丝绸之路到唐宋时期,中外贸易商船在南海的航行更加频繁。尽管航线变化频繁,海南岛却成为波斯、阿拉伯商船往来广州、泉州、扬州等通商口岸的避风港和中转站,使商船云集南海,水陆往来频繁,交通贸易繁荣。

[陇文化]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800年前搁浅于西沙珊瑚丛

据报道,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通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航道,被誉为世界第三黄金水道。华光礁,原名米丘礁,位于西沙群岛中部偏南。暴露在水中的珊瑚礁形成了一个20米深的泻湖,从东到西16海里,从北到南5海里。渔民称之为大篮子。环礁背面有一条狭窄的出水道,南侧有两条畅通的水道,供船只进出避风。华光一号礁的沉没地点位于海南岛西沙群岛中部的南部。在中国考古学中,文物遗迹通常以这个地方命名。华光礁一号沉船,顾名思义,是西沙华光礁发现的第一艘沉船。

[陇文化]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800年前搁浅于西沙珊瑚丛

海南省博物馆馆长邱刚说,1996年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渔民发现了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并进行了多次发掘。遗址表面被炸药炸出3个1.5米深的大坑,散落的瓷器分布在东南西北方向,以青瓷和青瓷为主。埋藏在珊瑚砂下的物体也可以识别原始的堆积形式。1998年,中国历史博物馆水下考古研究室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产生文物1800余件;2007年至2008年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发掘出511块船板和近万件文物。虽然已经满目疮痍,但依然证明了海上古丝绸之路的繁荣,成为人们解读尘封往事的一把钥匙。

[陇文化]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800年前搁浅于西沙珊瑚丛

魏福舟航行于南宋

历史尘封已久,但细心的考古学家总能从遗迹中还原历史,讲述今天。在陕西博物馆的展厅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华光一号礁沉船的修复模型。

海南省博物馆展览部主任张告诉记者,礁一号沉船位于礁盘内,靠近礁盘西北部,距礁盘外缘约50米,涨潮时礁盘珊瑚丛部分露出水面,退潮时被淹没。华光礁一号沉船穿越了800年的空,浅埋在珊瑚砂中。露出水面的511块木板只有原船体积的1/3。当考古学家提取木板时,他们仍然惊讶地发现木板是由5层层压而成的,在一些地区高达6层。木板的平均长度约为5米,最长的一条被挖掘出来。

[陇文化]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800年前搁浅于西沙珊瑚丛

南宋华光礁一号沉船遗址发掘工程是国家海洋考古“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实施工程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次在南海整体打捞的宋代沉船。剩下的船体面积约180平方米,长20米,宽约6米,边深3米至4米。除了船体上部结构外,底层船体基本保存完好,初步估计船的排水量在60吨以上。专家判断这艘船是幸运的。所谓福船,是指南宋时期在福建建造的海船,与广东建造的广州船、浙江建造的浙江船并称为宋元三大海船。福船也是郑和下西洋的主要船型。

[陇文化]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800年前搁浅于西沙珊瑚丛

沉船残骸中,水密舱室的痕迹令人惊叹。这是唐代以来发明的一种造船技术,就是用木板将船舱分成若干个密封的船舱,即使其中一两个不幸进水,也不会沉没。据报道,这项技术今天仍在使用。

作为南宋时期的商船,华光礁一号沉船有11个水密舱室。天然水密舱的设计很科学,那么这么大的船怎么会沉在西沙群岛海底呢?根据华光一号礁沉船考古发掘报告,这艘古代商船从泉州港出发,货物全部为南宋出口瓷器,在西沙群岛沉没,表明该船当时正在西进海上丝绸之路上行驶,驶向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在华光礁的礁盘上,只有木质船体的下部结构残留在水下,没有任何上层甲板,所有文物都集中在此。考古学家得出结论,沉船不可能是在礁石板块失事,被风浪吹进浅水区,排除了从礁石板块航行到这里停泊的可能性。应该是船驶近礁石板体,出现了船只行驶或转向错误,被巨浪托起,搁浅在礁石板内的浅水珊瑚上,导致船体破裂。使它数百年来,在海浪冲击沙面后,致力于海底。

[陇文化]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800年前搁浅于西沙珊瑚丛

水上文物见证海上丝绸之路

“华光礁一号沉船特展”是海南省博物馆近年来推出的最重要的展品之一。作为中国海洋水下考古打捞的第一艘南宋沉船,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在展览中,最常见的文物是瓷器。由于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陶瓷已经存活了800多年。

张培宇告知,华光礁一号沉船的瓷器多为青瓷,其次为青瓷,最少为褐釉;器皿的主要类型有碗、盘、碟、灯、瓶、壶、粉盒、罐、壶、军器等。;器皿的装饰手法包括刻划、冲压、堆贴、雕刻等。,并且一些技术被组合到一个设备中。主要装饰图案有荷花、牡丹、菊花、名贵花卉、珍禽异兽、人物和吉祥文字。这次展出的254件文物构件都是从沉船文物中挑选出来的精品,品种丰富,包括瓷器、石佛、青铜器、铜币等。这些珍贵的文物是各个朝代科技水平的成就。

[陇文化]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800年前搁浅于西沙珊瑚丛

据考古报道,根据对华光一号礁沉船携带的陶瓷的分析,大部分来自福建泉州的德化、南安、晋江等窑址的产品。此外,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一些产品是宋元时期中国海外运输和贸易的主要集散地,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运往海外销售。比如刻有吉祥大运的青瓷板,应该是南宋时期福建南安罗东窑的代表产品。另外,劣质釉的黑釉灯是福建窑建筑的产品,篦痕装饰的珠光青瓷是福建闽清一窑的产品。

[陇文化]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800年前搁浅于西沙珊瑚丛

元代王大元,海外旅行归来后,有《岛略》记载。宋朝以前,生活在东南亚的原始居民认为香蕉叶是吃饭时的盘子,葵花叶是碗,多用竹子和椰子壳作为器皿;即使在中亚的发达地区,也有木制和金属器皿被用作餐具。

华光一号礁沉船瓷器表明,随着中国瓷器沿海上丝绸之路的大量出口,东南亚居民的用餐方式发生了变化,尤其是陶瓷质地的军用托罐等典型出口风格的瓷器,显然是由中国订单生产的,专供东南亚人使用。中国陶瓷的出口甚至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使人类通过一座长长的蓝色桥梁传播自己的文明和祝福,共同促进世界的和谐与进步。

陕西省博物馆馆长石表示,“礁一号沉船特展”是一个免费的展览,海南省博物馆不仅在视觉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在听觉上也充满了乐趣。对于生活在内陆的山西观众来说,春节走进温暖的山西博物馆,看到在水下沉寂了800年的文物,听解说员讲述沉船打捞过程中的许多有趣事件,将是一次难得的蓝色文化体验。

孟/图

标题:[陇文化]南宋沉船"华光礁I号":800年前搁浅于西沙珊瑚丛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