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周作人传》:容有空白,却无造作
本篇文章3106字,读完约8分钟
志安的新书《周作人传》并没有陷入当初的老套。作者用了一个很小的闪回:“1901年8月25日,周嘉收到两封来自绍兴东昌坊口新泰门的信。有一封信是矿大铁路学校的学生周树人写给弟弟周克寿的,信中告诉他说,当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负责教郭文和监考轮堂的叔叔周娇生,已经同意去当一名额外的学生。一个是祖叔自己写给兄弟俩爷爷的,也是关于这件事的,不过补充一点:他给C寿改了个新名字‘做人’。”这段闪回,从1885年周作人出生到现在已经16年了。二十年前出版的另一本同名传记是这样开头的:“光绪沈嘉十二月初一,即1885年1月16日,绍兴东厂坊口新泰门周嘉又有一个婴儿坠地。”这两个开头决定了这是两种不同风格的传记。在传记的开头,“生”是最常用的一个。虽然不是所有的婴儿出生时都会哭,有的哭的稍微晚一点,有的哭之前需要医生拍几下,甚至有一些不哭而活的特例,但都是作家写出来的才算“出生”。
开头不一样,结尾也有微妙的不同。志安年底:《周作人去世三年后》,《唐智的回忆》由香港三宇图书文具公司出版。周作人逝世十七年后,他出版的第一本散文集在中国公开发行。去世前,付梓的《梦里梦》、《虎桥杂诗》、《希腊神话》、《飘美发屋》、《枕草》、《木屑集》、《陆机阿诺对话集》、《平嘉物语》等相继出版。他的所有作品和大部分译文都已重新出版。”这个结局似乎在告诉人们,一个人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他的生活中,也许死后出版他的作品更能说明他的价值和影响。影响一代人容易,影响几代人就不容易了。你看不到,但一小时中有多少人在死后保持沉默。除了世人喜新厌旧的观念外,缺乏自我价值是主要原因。
志安2005年开始写《周作人传》,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志安提前做了大量的工作——编校了61种周作人作品,包括36种周作人自编文集、16种古语斋译丛和4种周氏兄弟译著集,共约七八百万字。似乎需要的只是一本传记,可以称之为功德圆满。这种情况有点像志安写的《老子演义》:“去年和朋友聊过,打算做一部关于老子的作品;朋友说你写了《读庄》,当然是时候说说《老子》了(《老子演义》序言)写文章不需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但是写书的时候不妨听听别人的意见。在志安准备写《史实与神话》之前,我分别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顾林翁和杨致水,答案不约而同,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他们最不感兴趣的两件事之一,另一件是太平天国。我受到了一点打击,我相信他们说的有其道理。”(《史实与神话》后记)志安接下来说的“但从我开始读的书里已经感觉到一点意思了,总比迫在眉睫还要发”引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写,为什么有人写”。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明白,志安的写作,大多是为了让“自己知道更多”,而不是抱着先买好读者再写作的心态。编辑书籍也是思路。志安曾说:“其实我着手出版这些书,也有一个很真实的个人目的,就是希望我们的书柜里能放一套,方便自己阅读。”。至于读者的感受,他不考虑。我觉得他是对的,他很有礼貌。如果有现成的让他满意的,何必自己动手呢?像周作人这样的话题充满争议,其中不乏占主导地位的平庸之辈。如果作者不坚持自己的观点写下来,总想着读者会有什么反应,那就不能从根本上走下去。
但是,做了更多的工作之后,写传记是不可能的。志安早就确立了他的“传记观念”。他有一个非常有用的方法,可以快速识别传记的优劣(都是“别人的传记”,与“自传”无关):“我不会买任何对话或者‘他想……’。”他说:“传记就像历史,写出来的东西要有据可查。写完后,别人可以作为依据;如果找不到依据,那就只好放一边了,免得耽误后人。所以作者占有资料后,其实只有考证、剪裁、录音的样本,虽然有这样的技巧是很了不起的。”(《谈传记》)《周作人传》就是这样写的。志安说这本书,“说到底还是‘读后感’,类似于我一直写的那些小文章,只是顺着大师生平传记的线索,文字略显零碎。”有评论说这本书“不活泼”“不好看”;我不知道这部分读者希望看到的是志安极力避免并极力反对的“文学”传记的陋习。他强调传记的真实性。”想象力最多局限于推测,应该说明这是推测。如果你不采取这种果断的态度,那么真实性甚至是非就混淆了,这是一件大事。”(《谈传记》)顾林在致志安的信中说:“不久前,我读了陆建东的名著《陈寅恪最后二十年》,总觉得作者太年轻,笔太煽情。每一段都快唱完咏叹调了,读者只需同时哭,却无法转圈咀嚼。志安的回答有点刻薄,但也流露出他的厌恶:“读这本书的时候,只有一个印象,就是在沉默的历史和沉默的陈之间,有一个传记作家在那里呼天抢地,跳上跳下。真不知道为什么。就算感情是真的,太激动,也是毁了。”如果读者理解了志安一贯的“反浪漫”倾向,再看这本周作人传,心情就会稳定很多。看这本书之前还有一节必要的课。你不可能是一个对周作人一无所知的人,也不可能是一个对那段历史知之甚少的人,因为即使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专业研究者,也忍不住会说“想当然”之类的话,这在以往关于周作人的传记和单篇文章中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
周作人的传记最好是“言简意赅”,不犯任何错误,既安全,又能满足大多数读者的意愿。其中有一个客观条件是其他传记所不具备的,那就是周作人的传记相当于鲁迅传记的一半,写这个(兄弟)必然会涉及到他(兄弟)。两兄弟的重要性几乎相等,但评价却大相径庭,所以在现代文学史上,由于双重困境,周作人传记的写作比鲁迅传记的写作困难得多。能降低难度的情况只有一种——遇到“兄弟失和”、“冒名顶替”等核心问题。,绕过或继承评估。志安的“兄弟失和”观中有几段话值得我们“圈里嚼”:第一,“如果上面的话说明周作人曾经深受打击,那么从后来发生的事情来看,真正打击他的不是兄弟失和,而是失和的原因——至少对周作人来说,他从来没有怀疑过它的真实性。”第二:“鲁迅7月14日的日记:‘自己房间吃饭,自己带饭,都是晚上了,还能记得。’同一天,周作人的日记没有任何异常迹象,似乎与此无关,他也没有注意到。笔记里还有一句话“值得注意的是,母亲鲁瑞和两个儿子合住一个房间,但没有干涉这件事”,也值得注意。当研究者遇到“兄弟失和”的节日时,都是“到此为止”或“到此为止”。虽然安智向前迈出了一小步,但它仍然在“证据”之前结束,而“证据”曾经堵住了每个人的嘴。笔者对此略有不同看法,部分研究者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但却不断将“不和谐”的原因引向更不合逻辑的“日本妻子的威权”方向,使得很多读者相信了这种说法。证据固然重要,但逻辑也有强大的力量。“兄弟失和”这种事在普通人家里并不严重。成名就是说“没有证据可以说”。世界上不能产生证据的东西远远多于能产生“铁一般”证据的东西。退一步说,如果鲁迅拿出了“证据”,周作人拿出了“证据”,那我们是信哥哥还是信弟弟?周作人在事发时说过“以后请不要再来后院”,四十三年后(1966年5月23日)日记中记载的“整件事都可以从这个字推断出来”,并不是证据。这本书的作者曾经说过:“有事发生,先看事实;事实可能不清楚,但可以根据常识估计;常识可能不够,可以根据逻辑推断。”(《古拙纪》序)写传记时,有一点犹豫。这可能是周传风俗中太多的障碍,或者是作者的谨慎。毕竟传记写作并不像平时讨论那么随意。
读这本书不应该“一口气读完”,而应该注意读那些“赌上一页”的。这些笔记约占全书篇幅的四分之一,有助于读者“多了解一点”,尽管他们未必能相应地“多了解一点”。在这本书的“结论”中,董仲舒的那句“忠于友情无益,知其道而不察其功”又出现了,这也应该理解;站在读者的立场,用这句话来揣摩作者的写作过程,似乎并不离谱。(谢)
《周作人传》,志安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年1月,第一版,35.00元
标题:[陇文化]《周作人传》:容有空白,却无造作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