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老王说陇史】四千年前的骨簪

[陇文化]【老王说陇史】四千年前的骨簪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0-12 06:36:01 阅读:

本篇文章781字,读完约2分钟

骨簪

一个4000年前的骨簪,熠熠生辉,静静地躺在甘肃博物馆的一角。这是甘肃永昌县鸳鸯池墓遗址出土的马家窑文化马厂式骨簪。

这个骨簪,11厘米长,一头尖,一头粗。粗头是黑胶做的,柄是圆锥形的。手柄端粘接有五个同心圆的骨块。锥柄黑胶上镶嵌着36颗白骨珠。死去的祖先一定很珍惜这个骨簪。他们用了很多年,穿的很流畅。最后,他们陪伴着它的主人,被深埋在地下。

骨器是祖先重要的生产和生活工具。它与石器、木器、陶器一起,是人类最早开发利用的材料,也是最古老的生产生活资料。骨因其独特的属性,可以制作加工出更精美的器皿,作为生活生产的工具,美化生活,展现祖先的审美取向。在祖先的生活中,骨工具多用于加工针、锥、鱼签、刀、凿、骨珠、骨管、骨笛、角等。,涉及钻孔、切割、研磨、抛光等工艺。这件骨器展现了四千年前河西走廊先民精湛的工艺。

[陇文化]【老王说陇史】四千年前的骨簪

永昌鸳鸯池墓地由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和武威地区文物调查队于1973年和1974年发掘,共清理墓葬189座。祖先似乎对骨器有特别的偏爱。出土了60多件相对较大的骨器,较小的骨珠和骨碎片多达七八千件。

那么,鸳鸯池的祖先是用什么动物的骨头来制作他们的生活工具的呢?应该是羊骨头。在出土的骨器中,有一个用残疾羊前腿骨头打磨而成的簪子。这只羊的前腿骨不知怎么裂开了,祖先们巧妙地把裂缝磨开,做成一个非常漂亮的骨簪。可见,四千年前的河西走廊,羊无处不在。

发夹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之前的仰韶文化中,六七千年前,就已经发现了祖先用动物骨头做的骨簪。它们通常的形状是扁平的,底部稍宽,末端呈圆形。

起初,发夹的样式相对简单,只是简单的尖头和粗头;后来,祖先们在发夹上刻了一些横、竖、斜条纹来美化它。后来,发夹被雕刻成球形、环形、丁字形和一些不规则的形状。永昌鸳鸯池这个骨簪,说明先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加工工艺也迈出了一大步。文字/图形王文渊

标题:[陇文化]【老王说陇史】四千年前的骨簪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