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郑午昌《江城晚彩》赏析

[陇文化]郑午昌《江城晚彩》赏析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1-23 11:40:02 阅读:

本篇文章1292字,读完约3分钟

1940年在郑午昌中国艺术宫收藏的《江城晚色》(国画)106 49厘米

郑午昌(1894-1952),浙江省嵊县人,号昌、弱小生、思彬三,号芦台县官。他擅长画风景和花卉。他不拘一格,能把诗、书、画融于一炉。曾任中华书局艺术系主任,杭州艺术学院、上海艺术学院、新华艺术学院教授。

郑午昌的绘画实践与他对中国画的坚定信念密切相关。他说:学习古代的法律,建立自己的法律,不会被古人所违背。自制的印章画不让人配得上我。他们在学习了古代家庭的长处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有着自己独特的思想。他画柳条、细叶,亭亭玉立,先干后枝。柳丝是从上到下,层层叠叠,从前到后,从左到右,按照自己的方式画出来的。整个春夏秋冬,风、雨、雪都历历在目,当时的人都叫他郑。花学白洋、新罗,吸收西方绘画方法,墨淡色淡,风格清新。墨竹、包心菜、芦苇写得活灵活现,又叫郑包心菜。人物有陈老莲的古拙、任伯年的味道,形象相当传神。而成就最高的是山水画。郑午昌堪称色彩设计大师,其景观以淡紫色为主,善用深绿色和深棕色来表现丰富无边的景色,并敢于采用一些不同寻常的色彩。所有这些特点都可以在1940年的《河的晚色》中看到。

[陇文化]郑午昌《江城晚彩》赏析

用颜色代替墨水

图片中,山顶是绿色的,山被染成了赭色。是紫、朱、墨的混合体,由点组成,使整个画面呈现出丰富的色彩,清晰而又湿润。郑午昌经常在画完一幅画后用颜色代替墨水,然后对它进行修剪。在明代,吴门画派经常使用这种以色代墨的方法,而郑午昌不仅用色彩来弥补绘画中的不足,而且用色彩来点染青苔,使画面呈现出一种苍茫的意象。

这座山有三个连贯的场景:近、中、远

这幅画的主景向左倾斜,高耸的群山连接着近、中、远三个场景,用赭石、华清、三清揉搓,给画面一种丰富明亮的气氛。画中群山环抱,两人在湖上泛舟。这是中间的场景。在左侧的特写镜头中,有一个瀑布穿过群山,后面是无数的岩石。特写几棵树错落有致,树根在岩石上盘旋缠绕,几棵树一组,树叶相邻。山顶矾头颜色浓淡适宜干湿,画出一种郁郁葱葱的沉重感。远景以宫殿建筑为背景,隐藏在云层后面。主峰从左向右升起,瀑布从上到下流过群山,流入特写镜头中的湖泊。树木、岩石和山脉与蜿蜒的瀑布和云相对应,形成两种相互反射的视觉力量。

[陇文化]郑午昌《江城晚彩》赏析

山毛榉

整幅画构图完整丰富饱满,树木写实不死板。山凝法并没有照搬新安派用干笔与焦墨相刷的风格,也没有沿袭野逸派的笔法,而是巧妙的穿插其中,笔墨叠叠,山石草染,千姿百态,墨色适宜,写实有序,生动一体。

郑午昌曾是上海中华书局美术部主任。自1922年以来,他花了五年时间编纂出版了35万字的《中国绘画通史》,这是中国绘画通史上的第一部。蔡元培先生称赞这本书是中国画的杰作。此外,还有《石涛画语录释义》、《中国壁画史研究》、《百余幅画》、《中国美术史》等著作,均为传世之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参加过蜜蜂绘画社中国画社等社团活动。作为当时上海画坛的杰出领袖,郑午昌在一系列绘画活动和学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海派绘画的发展和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做出了贡献。

[陇文化]郑午昌《江城晚彩》赏析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郑午昌《江城晚彩》赏析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