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中国文论在交流对话中发展自我

[陇文化]中国文论在交流对话中发展自我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2-01 01:08:02 阅读:

本篇文章2986字,读完约7分钟

谈到文化的传播,我们应该有一个广阔的视野。在现代,西方的“他者”(非西方)传播是主要方式,但也有大量的其他传播形式,尤其是中国思想的传播。近年来,中国学术界非常重视收集这一领域的信息,并在世界范围内寻找中国思想的印记。当然,这种搜索值得鼓励,整理相关史料的工作也令人钦佩。但是,我还是想说,要看做了什么,发生了什么,应该做什么歧视。

[陇文化]中国文论在交流对话中发展自我

中国文论:古代还是现代?

记得80年代初我在读硕士,当时硕士导师准备率领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德国。为了准备这次旅行,他让我检查一下德国当代文学的汉译本。我去图书馆呆了两天,给他复印了一份目录。后来他告诉我,他去德国后给德国作家看这个目录的时候,德国作家都很惊讶,中国居然有这么多德国当代作品的译本。因此,他问他的德国同行他读过多少当代中国作品,答案是,很少,他不能说出几个中国作家的名字。当然,这是30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德国作家可能已经能说出一些当代中国作家的名字了。但是,基本状态还是一样的。在过去的30年里,我们通过翻译更多地了解了德国文学,而德国作家对中国文学仍然知之甚少。

[陇文化]中国文论在交流对话中发展自我

如果文学作品如此,那么文艺理论更是如此。中国的文论研究者可以学习到很多德国的理论:从康德、黑格尔到叔本华、尼采,再到法兰克福学派。德国学者被问及现当代中国人的理论创造时,会一脸茫然,煞费苦心地想出一两个名字,经常出错。

中国与其他欧洲和北美国家的文学和文学理论交流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现象。

在中西理论交流中,有这样一种错位:中国人理解西方的近代,而西方人关注中国的古代。说到中国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理论家,西方学者会说知道孔子老子,也会说庄子多有趣,文心雕龙多伟大。在比较文学领域,似乎每个人都在谈论“跨文化对话”。实际情况是西方人突然“穿越”进入中国古代,他们的对话对象从魏晋玄学到程朱理学,再到阳明心学。对于很多西方人文主义者来说,“中国”一词指的是古代中国,“中国美学”指的是古代中国美学,“中国文学”指的是古代中国文学。现代中国不存在。相反,中国人更关注西方,而不是现在。他们追随当代西方国家最流行的观念,翻译、介绍、研究,不断宣布现在有些观念已经过时,有些较新的理论正在流行。

[陇文化]中国文论在交流对话中发展自我

当然学者要分专业,专业的性质决定了他们的关注点。在西方,仍然有许多人关注现代中国,想借用中国的材料来说一些新的含义。这时,20世纪正在发生变化的中国成为他们的思想源头。然而,即使在这些人中,也有很多误读。

我记得最近的一次法国之行,和一位法国文学评论家的学术对话。谈话开始时,教授拿出一本红色的小书《毛主席语录》,用法语给我们读了一段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语录,然后开始了他的讨论。他说的是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来论证法国先锋派文学的合法性,他认为康德美学指导下的古代美学强调美学没有功利和艺术自律,只能适用于古典文艺,而当代先锋派文艺应该打破这些戒律,把文艺与政治联系起来。对此,我提出了反驳,说《讲话》中提到的文学与政治的联系,完全不同于法国先锋文艺应该强调的文学与政治的联系。《讲话》说的是文艺要为当时的战争和民族解放事业服务。来自上海亭子间的作家对延安根据地的情况并不熟悉。他们的作品还是写给大城市的人看的。可能有些中小城市的人喜欢看,但延安很少有人喜欢看。写人民,写人民,写与人民的情感联系,是当时作家的当务之急。在《讲话》中,毛泽东不是在倡导精英文艺,更不是在发展先锋文艺,而是先大众化,向民间学习语言,接受民间趣味,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提高。先锋派文艺不是在大众化的基础上改进,而是以反文艺的姿态突破艺术的界限,在“演讲”精神的指引下,只能出现《小黑婚》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不能出现《瘟疫》和《等待戈多》。借助言语观点为当代西方先锋艺术辩护是一种理论错位。

[陇文化]中国文论在交流对话中发展自我

在阅读中国现代思想的过程中,一些西方学者也处处存在误读和角度偏差。鲁迅的方法和技巧只从纯文学的角度来探讨,而忽略了它在当时政治文化语境中的意义。朱光潜在京派学者中有所描述,但他在中国现代美学形成中的历史作用并不为人所知。同样,西方评论李泽厚《美的历程》的学者也只把它看作是中国审美史的一个概观,却很少有人意识到李泽厚是用它来论证他在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关于美的社会性的观点。

[陇文化]中国文论在交流对话中发展自我

总的来说,20世纪中国的意识形态、文化、美学和文学理论在世界上的地位很低。不被重视,甚至被重视,往往被误读。长期以来,西方学者关注中国古代。至于当代中国,他们留给新闻“研究”。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学者在bbc和cnn后面“研究”中国。

从“他”到“你”的路上

我想用“我”“你”“他”的关系来说明世界上各种关系的历史演变。

在古代世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邻的关系。每个民族以自己为中心的时候,中心多了就没有中心了。当时的世界没有放射性。世界是一个网状结构,各种文化都成了网上的结,用网线连接在一起。

现实世界中心是随着近代“现代性”的出现而出现的。在建构现代性的过程中,随着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学科体系的建立,出现了一个以西方为中心的学术文化发展过程。在这种状态下,形成了“主体”与“他者”的对立。“他者”相对于“主体”而存在。“他者”是被观看的对象。这种外国人的“他者化”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经常发生在相邻和不同的民族、种族和地区之间。现代社会以来,在欧洲人对世界想象的基础上,出现了“西方”与“他者”的对抗。“西方”成为中心,“他人”在“西方”之外,成为“他人”。

[陇文化]中国文论在交流对话中发展自我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的“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运动之后,东西方对话,南北对话成为一种趋势。“对话”是一个含义深刻的词。需要一个前提,就是从“他”到“你”的转化。

在“西方”和“他人”的格局下,存在的不是“对话”,而是“呐喊”,当时的知识传播是单向的。“非西方”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听话”,一个是“不听话”。“西方”需要做的,是和那些“不听话”的人“对话”,最终让他们“听话”。

对话不是大喊大叫,而是互相交流。这就需要一个前提,即“非西方”不再是作为“他者”的“他者”。这个变化是从“他”到“你”。对话总是在“我”和“你”之间。你不是一个阶级,而是站在我对面的一个个体。

“落后”还是“差距”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都有自己的标准。从外部寻找标准往往会带来不公平和扭曲。不同文化之间有可比性吗?两者既有可比性,又无可比性。一种文化的进步不会变成另一种文化,一种文化不能作为衡量另一种文化的标尺。我们不能用光影来判断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好坏,也不能用笔墨来判断欧洲传统绘画的好坏。

当然,在任何文化中,好事和坏事都有。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好的地方,但是传统曾经是束缚中国人的牢笼。认为文化不能创新,传统好,是小脚女的哲学。

文化之间会有很多概念上的差距,对具体事物的看法也会有差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还是要往自己附近的高处走,努力通过文化更新而不是文化模仿向上走。

让我们回到中国文论走出去,在当代世界语境中发展中国文论的话题上来。我们经历了一个与外界隔绝的时代,“自言自语”的时代,一个被打开来倾听人们“呐喊”的时代,一个不得不在“听话”和“不听话”之间做出选择的时代,最后来到了一个从“他”变成“你”才能说话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自言自语,而是通过对话来发展自己。

标题:[陇文化]中国文论在交流对话中发展自我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