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百年中国学人的心路缩影——《我们三代人》述评

[陇文化]百年中国学人的心路缩影——《我们三代人》述评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2-16 01:28:02 阅读:

本篇文章2906字,读完约7分钟

1962年春节的全家福。右边是唐和唐永同。左边是唐永通先生的学生肖乔夫、杨祖涛等人。照片由作者提供

大概1936年在北平中山公园拍的全家福。从左至右:唐夫人、唐永同先生的二儿子唐、大儿子唐、小女儿唐、唐永同。照片由作者提供

唐《我们的三代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我们的三代》是第一任教师唐先生唯一的一部家族自传,分别叙述了唐林、唐永同的传承和作者的家风,展现了一位在中国百年社会转型中历经坎坷,守望传统文化和学术传承的三代学者的人生命运。唐林是一位典型的儒道兼擅、重学问、劝改革的学者。唐永通是融合古今、通中西、通中西的国学大师。作者详细回顾了他的祖父和父亲的品行和学术成就,并详述了他父亲与吴宓、钱穆、熊十力、胡适、傅斯年等朋友的友谊。他还从客观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学术生涯,呈现了他一生的喜怒哀乐,理想与现实的沉浮,以及不忘自己主动心灵孜孜追求的心路历程。

[陇文化]百年中国学人的心路缩影——《我们三代人》述评

《我们的三代人》这本书写了20年,也是我越来越熟悉和尊重前人道德文章的过程。早在1996年,当我还是唐先生的学术助理时,唐先生就已经在准备整理他的人生经历,给世人留下一些鲜活的史料和思想。所以在2000年,唐先生刚刚完成《唐永通全集》的编纂,也就是开始写书。为了保证记忆的准确性,他到处查相关资料,让我协助他。写初稿花了三年时间。我能够通读整本书,并有幸成为这本书的最早读者。现在重读这本书,感觉很亲切,百感交集,老公写的这本书现在已经在望。

[陇文化]百年中国学人的心路缩影——《我们三代人》述评

这本书写出来后,没有出版,但也通过一些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传播和影响。唐老师经常让我参考这本书,这已经成为我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来源。2004年,唐先生在指示我写《唐永通未刊文稿的学术意义》时,甚至无私地提供了《我们三代》文稿中的材料和观点。这篇文章中的每一个判断都是王先生的心血,所以我提出了王先生的名字。唐先生一口咬定了自己的话,却一本正经地写了一封信,向权威核心刊物《哲学之门》推荐我的散文,使这篇两万字的长文得以一次全文发表。我珍藏了唐先生修订的《》手稿和《我们三代》手稿的有关章节,永志先生是亲切的。本书已被我的作品《唐永通传》、《唐永通年谱》、《唐年谱》等充分引用和引用。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唐传》对本书也颇有裨益。

[陇文化]百年中国学人的心路缩影——《我们三代人》述评

如果说唐先生编纂的《唐永通全集》为他父亲在《我们三代人》中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那么他编辑的《唐永通研究》则为撰写本书收集了大量他父亲及师友的传记资料。2009年6月12日,唐先生在与我合编的《唐永通研究》序言中首次披露了《我们三代》一书的基本内容和初衷:“我在写一本名为《我们三代》的书。清朝以来,我家从江西迁到湖北黄梅县,也就是教书为业。清光绪十六年学者唐林爷爷,曾数次担任县令,后在北京各省任考官。我父亲童勇先生从美国回来后一直在大学教书。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我从1956年开始在北京大学任教,除了在北京市委党校的五年,所以可以说是教学之家。我想通过我们三代人的经历,以我个人的听觉、见证和现有的文献来描述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遭遇和我的感受。这本书的重点将是我的父亲。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可能是一个具有某种特征的中国知识分子。”这是《我们的三代人》在正规刊物上最早的历史记载,也说明唐先生对2003年完成的初稿仍不满意,仍在继续写作。这本书当前版本的焦点之一确实是关于他的父亲,但其中近一半是关于他自己、他的孩子和孙子。由于主持儒藏工程,唐先生暂时中断了他的集中写作,但在随后的11年里,他经常和我讨论,一直想做一些补充,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三代祖孙的文章,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等书刊上。唐先生生前并未将这些文章收入此书。如果他以后再版的话,可能会考虑加一些。

[陇文化]百年中国学人的心路缩影——《我们三代人》述评

唐先生去世后,我和等同事,以穆为榜样,致力于《我们的三代》手稿的整理和修订工作。得益于什刹海书院和百科出版社的全力支持,这部42万字的巨著被收入《什刹海书院图书馆导师口述历史丛书》,并最终在今年与众多期待已久的读者见面。

11月15日,《我们的三代人》出版座谈会在什刹海学院召开,唐先生生前担任学院院长。齐琦、王波等知名学者出席,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这本书的多重含义。人民出版社总编辑金说:“唐先生和他的儿子是真正的大师和模范学者。我看了唐先生的学术笔记和传记,得到的教育和收益都很大。”北京大学儒家学派的甘教授认为,这本书为我们了解中国百年学术文化史提供了一条线索,而整个中国学术文化史都离不开政治史,这也是了解中国百年政治史的一个重要角度。杨丽华教授通过这本书看到了更丰满的唐先生,也看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是三代人的传承和传奇。三代之间的传承关系值得称道。孔子讲“说而不做”。在“说”和“做”的紧张关系中,这本书把“说”发展成了创造性的“做”。这是典型的传承,因为传承而成为传奇。在西方,有“弑父”原型和“影响焦虑”理论。年轻一代打倒了上一代,才有真正的主体性。但唐三代把前人的所有积累和影响,都变成了滋润和滋养,有继承有发展。”赵教授指出,这本书的价值在于“真实的告白记录”,体现了“三代之间的传承与张力”。

[陇文化]百年中国学人的心路缩影——《我们三代人》述评

《我们的三代》不同于过去一些粉饰过的传记和自传。回顾自己的一生,唐先生毫不掩饰自己的过去,展现了自己的大师风范——坦然面对历史,直面自己。他分析自己,直抒胸臆,直面问题,不尊重禁忌,归罪环境,不回避自己的责任,表现出强烈的反思意识和可贵的真诚告白,真正践行了儒家的“修辞即真诚”(易传)。正如勒·戴云教授所说:“这本书最重要的价值是展示一个知识分子对祖国和祖国文化的热爱,而另一个价值是它的真诚和不回避问题。”她把这本书的内容概括为四个方面:事件史、学者精神史、知识分子心态史、传播史。这本书史料极其丰富,别处没有记载。学者们高度肯定了其真实的叙事价值。唐先生一生追求真理、不推卸责任、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在人格上更为强大,这是他通过此书留给世人的最后一笔财富。

[陇文化]百年中国学人的心路缩影——《我们三代人》述评

《我们的三代》表面上讲的是三代文人的故事。其实书中传达了他们大部分修身报国的情怀,值得珍惜和传播。这本书处处体现了唐先生的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他热爱我们的国家和我们国家的文化。虽然有一些批评,但都是为了更好的祖国。

这本书是唐三代的延伸,涉及了过去一个世纪的许多文化精英。所以这本书可以说是国学大师们的“朋友圈”。它的出版也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如饶宗颐、星云法师、楼玉烈、钱逊等的一致好评和推荐。它富有深刻的正义感,从唐家三代人命运的变化反映了现代有志之士上下求索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道路。可以说是中国百年文化学术史的缩影,让人感触颇深。这本书不仅让哲学家看到思想,也让历史学家看到沧桑,让作家看到脉络,让文化学者看到文明日益进步...不难想象,作为中国近百年学者的写照,这本书的历史意义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永存,其学术价值也会随着一代又一代学者的亲身经历而深化。

[陇文化]百年中国学人的心路缩影——《我们三代人》述评

(赵建勇,作者: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西商日报,12月14日(李阳)据甘肃联政。com,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从2015年12月初起,省委三个检查组先后进驻白银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甘肃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和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进行专项检查。

标题:[陇文化]百年中国学人的心路缩影——《我们三代人》述评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