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毛泽东对井冈山情有独钟 曾专门为其创作三首词

[陇文化]毛泽东对井冈山情有独钟 曾专门为其创作三首词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2-20 14:44:02 阅读:

本篇文章1251字,读完约3分钟

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最初并不为人所知,直到毛泽东在这里建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后才出名。

井冈山斗争坚持了两年零四个月,毛泽东却始终对井冈山情有独钟,专门创作了《西江月》井冈山、《水雕》歌头、《念奴娇》井冈山。三个字都以“井冈山”为题,都提到了“黄洋界”:“黄洋界炮响”;“经过黄洋界后,你不用看危险”;在黄洋界,汽车飞快地行驶。这一现象在毛泽东的诗歌中独树一帜,体现了井冈山精神在他心中的分量之重、理解之深、情结之浓。

[陇文化]毛泽东对井冈山情有独钟 曾专门为其创作三首词

"黄洋界的枪声越来越响,报道了敌人的尴尬。"许多人是通过毛泽东1928年秋写的《西江月井冈山》才开始了解井冈山的。这第一个字描述的是第二次井冈山根据地抗击军民“围剿”的关键战役——保卫黄洋界。毛泽东一生都是军人。无论战争艺术的规模、强度、辉煌成就和战略,黄洋界的防御都不突出。此外,他没有参加战斗,也没有指挥战斗。为什么诗人毛泽东念念不忘这场战斗,反复提及?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这些作品显然是在赞美黄洋界的防御。为什么不放弃小的,取大的作为“井冈山”的称号,而不是“西江月黄洋界”?

[陇文化]毛泽东对井冈山情有独钟 曾专门为其创作三首词

黄洋界的含义相对狭窄,它是一个岗哨,一个战场,一场战斗,最多是一个军事概念。井冈山不仅代表一个地区,而且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政治概念。与毛泽东的《井冈山斗争》一文相比,所有的疑惑自然就烟消云散了:“8月30日,湘赣敌军一军进攻井冈山,我军欲回。我的驻军不到一个营,我冒着风险抵抗,打败了敌人,保住了这个根据地……”黄洋界保卫战争不是单纯地撤退敌人,而是保卫井冈山,保卫根据地,保卫革命实践,保卫革命道路,即井冈山道路,这是毛泽东在他的诗中称赞这场运动的根本原因。

[陇文化]毛泽东对井冈山情有独钟 曾专门为其创作三首词

井冈山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点,是他培养军事天才的最初摇篮,也是他作为马背诗人难忘的起点。1965年5月,毛泽东回到井冈山,“千里寻故地”。回首往事,他满怀豪情,写下了《水调·重入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

这两部作品属于同一个时间、同一个地点、同一个环境、同一个主题,在内容、意境、情感、风格、结构乃至文字上都有许多相似或相似之处。比如“千里寻故地”“故地重游”;“旧貌换新颜”“世界变了,仿佛被天空覆盖”;“风雷”“风雷”;“三十八年过去了,轻轻一弹”和“三十八年一指”。这两部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井冈山的深切思念和热爱。井冈山是新中国辉煌成就的缩影,毛泽东为井冈山的巨大变化而欢欣鼓舞。毛泽东感叹,时光飞逝,往事如昨日,但井冈山的意义和影响永远不会消逝。“在黄洋界之后,你不必再看那些危险的地方了。”对于有着悠久凌云志历史的毛泽东来说,当年流过的血。有哪些困难是无法克服的?就算老了,也要“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爬”。多强多猛啊!相比较而言,《水雕歌头重登井冈山》更具思想性和哲理性。从毛泽东同意公开发表来看,他显然对这个词更感兴趣。

[陇文化]毛泽东对井冈山情有独钟 曾专门为其创作三首词

毛泽东的井冈山词体现了毛泽东深厚而久远的井冈山情结。黄洋界的隆隆声已经定格在历史的深处,毛泽东的两部关于井冈山的感伤作品也将焕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

(作者王建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副院长)

标题:[陇文化]毛泽东对井冈山情有独钟 曾专门为其创作三首词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