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为了莫高窟永远的辉煌

[陇文化]为了莫高窟永远的辉煌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0-17 10:12:01 阅读:

本篇文章3941字,读完约10分钟

敦煌就像一本历史书,永远是神秘的。雄伟的莫高窟,沙海深处的月牙泉,高耸的烽火台,蜿蜒的汉朝长城,永远是这部历史巨著的辉煌篇章。然而,在敦煌的戈壁沙漠深处,有一个鲜为人知、更为神秘的地方——千年老胡杨树,郁郁葱葱的芦苇,以及柳树、梭梭、白刺、罗布麻等多种植物顽强地坚守在沙漠的前沿,编织着一个又一个不屈不挠的绿色屏障,阻挡着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东移,对保护敦煌、河西走廊乃至中国西部的生态平衡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一个又一个绿色屏障中,敦煌躲过了楼兰古城的厄运。

[陇文化]为了莫高窟永远的辉煌

这是戈壁滩和绿洲湿地并存的辽阔土地,大量珍稀鸟类迁徙休息,野骆驼、鹅喉羚羊、盘羊等濒危珍稀动物栖息繁衍;这也是一片极度干旱多灾多难的土地,胡杨被多次砍伐,大面积死亡,甘草被疯狂开采,湿地被牛羊随意践踏。

为了保护这片神奇神秘的土地,遏制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拯救敦煌免遭楼兰古城的厄运,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早在1992年就建立了,并于2003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提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自然保护区只有25名正式员工和80多名护林员,肩负着保护总面积66万公顷土地的任务。就像屹立在这片土地上千百年的胡杨树、烽火台、汉长城,他们一年四季都在抵抗风沙,冒着烈日炎炎,顽强地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

[陇文化]为了莫高窟永远的辉煌

初秋,我们跟随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两次,冒着近40℃的高温,深入保护区腹地,进行现场采访。我们的所见所闻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历史的悲剧再也不能在敦煌市上演了。它位于贫瘠的戈壁沙漠以西约120公里处,然后进入位于库姆塔格沙漠东缘的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站在玉门关下,遥望远方,一片片湿地交错成远方,一片片芦苇茂盛,碧波随风升起,一群群水鸟嬉戏歌唱;紫红色的柳树花和粉红色的罗布麻花开得很明亮,不断散发出阵阵香味...

说这是一块神秘的土地,因为它位于疏勒河流域,紧邻罗布泊,紧邻古楼兰,古丝绸之路曾经穿过,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内陆湿地、沙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有超过11.3万公顷的季节性和永久性湿地,位于我国候鸟三大迁徙路线的西线中段。每年春秋两季,大量从南到北的候鸟都要停在这里。尤其是中国一级保护野生鸟类黑鹳和白鹳,以及中国二级保护野生鸟类白花菜、灰鹤和大天鹅,是它们在干旱的沙漠和草原上迁徙过程中获取丰富的食物和水,得到良好休息的重要驿站。如果失去这片湿地,许多候鸟将无法穿越广阔的戈壁沙漠,在迁徙过程中极有可能渴死或饿死。在中国,野生骆驼是数量少于大熊猫的濒危动物,具有很高的保护价值。保护区的植被和湿地充足的水和饲料也为甘肃、新疆和青海交界处的野生骆驼、鹅喉羚羊和盘羊等珍稀濒危动物的生存和繁殖提供了保障。

[陇文化]为了莫高窟永远的辉煌

随着中国西北干旱地区最大的湖泊罗布泊,曾经占地12000平方公里,在1972年完全干涸,随着活跃在人类历史上500多年,是西部36个地区之一的楼兰古城的彻底消失,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很快就会融为一体。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成为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入侵甘肃河西走廊的第一道天然绿色屏障。它对保护敦煌、甘肃河西走廊乃至中国西部的生态平衡,改善区域气候条件,保证敦煌工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堪称甘肃西部生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陇文化]为了莫高窟永远的辉煌

这里降水稀少,极其干燥。由于上游河道的关闭和开发,湿地的水源疏勒河和当河多年来一直被干涸和切断。目前保护区湿地的水源主要来自疏勒河和当河的地下渗漏,以及西祁连山和东阿尔金山的融雪渗漏。然而,由于全球变暖,祁连山和阿尔金山的雪线逐年上升。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祁连山冰川退缩幅度较大,部分地区每年退缩速度达到16米以上。因此,源于祁连山的内陆河流径流量逐年减少,从50年代前后的78.55亿立方米减少到20世纪末的56亿立方米左右,减少幅度超过17%。受此影响,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地下水漫溢量也逐年减少,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湿地面积缩小,部分湖泊消失,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盐渍化程度加剧。

[陇文化]为了莫高窟永远的辉煌

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三雄表示,除了水资源短缺、全球气候变化等自然原因外,保护区水资源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首先,上游大坝的关闭对保护区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是由疏勒河和当河尾水与地下水混合开发而成。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游建坝,下游防护段河道断流。因为失去了滋养水源,湿地萎缩,自然植被衰退,大量灌木死亡,沿河胡杨林失去了更新能力。二是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补给和排泄不平衡,地下水位骤降。根据敦煌水利部提供的数据,与1998年相比,地下水净补给量减少了1.5亿立方米。同时,由于党河水量逐渐减少,加之敦煌前几年大规模种植棉花等单季高耗水经济作物,农业用水高峰期集中,河道灌溉矛盾日益突出。为了保证农作物的及时灌溉和城乡人畜的饮水,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敦煌已打井1200多口,抽取地下水补充地表水的不足。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使得地下水的补给和开采呈现负增长。根据观测记录,在1975年至2001年的27年间,地下总水位下降了10.77米。现在还是以每年0.24米的速度下降。最明显的标志是,在20世纪60年代,被誉为“沙海明珠”的月牙泉占地20多亩,最深点70多米,现在占地不到10亩,水深不到1米。

[陇文化]为了莫高窟永远的辉煌

由于上述原因,50年代占地20多万公顷的敦煌湿地,缩小到当年只有一半。当时,湿地生长的胡杨林面积超过3万公顷。当时,人们的环保意识很弱。60年代玉门油田开发和70年代南疆水库公路建设期间,大面积胡杨林被砍伐作为建筑材料,当地普通百姓也在任意砍伐胡杨作为柴火。在伐木高峰期,每天有几十辆卡车在戈壁深处向外运输木材。此外,风沙肆虐,干旱异常,大量胡杨树人濒临死亡。现在点点滴滴只剩下不到一万公顷,已经失去了再生能力。更严重的是,上世纪末,玉门关周边的湿地和牧场,每天有18万多只羊、骆驼、驴在脆弱的草原上吃草,每天有数百人开着拖拉机挖甘草……践踏破坏着宝贵的绿色屏障。

[陇文化]为了莫高窟永远的辉煌

湿地的萎缩和树木的急剧减少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天气越来越干燥,风沙越来越大。缺少遮蔽的库姆塔沙漠每年向敦煌逼近1到4米!

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三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高度重视保护敦煌生态环境,保护敦煌世界文化遗产!”省委书记鲁浩亲自视察西湖自然保护区,并指示:“采取有效措施,全力做好敦煌的生态环境管理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绝不让敦煌重演楼兰悲剧。”

为了防止历史悲剧重演,防止敦煌成为第二个古楼兰,西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制定了治理方案,采取了各种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首先,他们加大了荒漠化治理的进程,不断扩大现有沙质植被区的围栏管理,采用人工技术促进天然沙质植被的更新和复壮,逐步恢复和增加林草植被的覆盖面积,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积极实施湿地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建设项目,通过关闭局部和重点地区禁牧和铁丝网围栏,保护和管理湿地资源;通过建立野生动物的饲养点、饮水池和救助中心,可以为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和救助条件。与此同时,政府还建议进一步调查野生动植物和湿地资源,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寻求保护和恢复极端干旱地区湿地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寻求保护和发展的自主创新之路。

[陇文化]为了莫高窟永远的辉煌

在谈到如何解决敦煌的水资源危机时,敦煌CPPCC保护局科研管理科科长孙志成告诉记者,首先,要积极推进“引进哈吉党”项目的实施,即从离丹河只有一座山的哈尔腾河引进水。 补充敦煌日益稀缺的水资源,从根本上解决敦煌缺水问题,恢复地下水位,保障位于下游的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的生态。 第二,加强节水措施,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在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进一步优化城乡水源配置,明确水权和用水定额,适当提高生产和生活用水价格,建立健全水市场,引导、教育和鼓励城乡居民节约用水。严禁新建钻井机械,用净化后的河水补充居民供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逐步节约和恢复地下水资源。特别是对近年来复垦效益较低的荒地,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桃、杏、梨、枣等高效节水经济作物,大力推广微喷、滴灌等高效节水技术,为生态环境建设节约水资源。三是力争疏勒河下游分水,实现全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恢复疏勒河下游因断流而萎缩的湿地和枯死退化的森林植被。

[陇文化]为了莫高窟永远的辉煌

非常可喜的是,这一系列恢复和保护敦煌生态环境的科研成果、有效措施和合理化建议,已经成为敦煌全市的重点和中心工作,正在紧张地组织实施。

保护与治理,任钟道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严峻形势让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深深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他们大声提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总的来说,我们的所有工作都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2005年,在省林业厅的大力支持下,投资2700万元在敦煌市建成了面积400平方米的标本馆,并在此基础上建成了面积1万平方米的敦煌自然博物馆。随后,玉门关和芦草井子两个重点地方的保护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列入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四期封沙(滩)造林(草)工程,保护区腹地的马骁密兔被确定为封闭区,封闭面积7000多亩。站在高处的戈壁滩上,可以看到,在已经实施圈地保护行动和配套基础设施工程的区市,在值勤哨兵般的胡杨树下,草茂盛,初见成效;2004年,经省林业厅、财政厅批准,国家重点公益林面积界定为82.9万亩,其中66.3万亩纳入2006年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护林员的聘用、管护制度的建立、巡逻道路的改造和标志的建设已经完成,职责明确、分区管护、防火和抚育作业等措施已经落实。

标题:[陇文化]为了莫高窟永远的辉煌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