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文摘:鸠杖与养老
本篇文章813字,读完约2分钟
1959年,甘肃武威墨嘴子18号墓出土了一根长1.94米,直径4厘米的木制鸠杖,上面有一只木雕鸠鸟。出土时,鸠杖平放在棺盖上,鸠鸟伸出棺头,木棒上附有10张东汉敕令木简。棺中死者为老人,棺上的鸠杖是汉代尊老养老的证明。
敬老养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礼记·月令》里有这样的记载:秋月花中部“养老,给几根,吃粥。”汉代独尊儒术,特别强调以孝治天下。皇帝多次颁布诏令,规定了老年人应该享有的一些特权,并制定了一系列优待老年人的措施。汉宣帝时建立了高龄者授王杖制度,规定凡年满80岁的老人,由政府授王杖。有了国王的工作人员,他们可以进出政府,走正确的方向,在市场上免税买卖。那些侮辱拿着鸽子棒的老人的人将根据大罪受到谴责。
韩当了皇帝,就把寿命放宽到70岁。东汉继承了西汉的做法。《后汉书·李逸志》记载:“中秋,郡县路皆比人好。年初,给了70个人国王的杖和粥。八百九十,礼尚往来。国王的杖长九英尺,用鸽子装饰。”国王的杖之所以用鸽子做装饰品,是因为古人认为鸽子是“不噎死的鸟”,用鸽子做装饰品可以让“老人不噎死”。甘肃武威莫嘴子18号墓出土的鸠杖内容及其简牍与《后汉书》记载完全一致。1981年,武威墨子另一座汉墓出土了26张木简,内容相同。
由于皇帝的倡导,汉代盛行尊老养老。四川省彭县出土一幅人像砖,正面有一个带天窗和台阶的仓库。仓库前放置了一个测量装置。在测量装置的右边,有一个老人拿着一根鸽子棒,坐在地上,手里拿着一个谷物袋。中间那个人正在从仓库里拿出粮食,倒进老人的袋子里。左边有一个穿着长西装的官员坐在长椅上挥手。成都郊区的东汉墓出土了一幅石像。图片左侧也是一个仓库。在仓库前,有一个人拿着一个器皿,走向坐在地上的老人,他手里拿着一根鸽子棒,站在图片右侧的树下。这两张图曾经以为它们的内容是“讨债”和“讨债”。其实应该解释为“老照片”,内容反映的是汉代老人持鸠杖的优待。
(摘自《天津日报》,2008年10月6日)
标题:[陇文化]文摘:鸠杖与养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生活·韵味: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