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毛泽东的“三次让车”:高风亮节令人称道
本篇文章797字,读完约2分钟
毛泽东和钱学森(数据地图)
抗日战争时期,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中央领导大多骑马或步行外出。一个华侨送了两辆车。负责车的同志先给了毛泽东一辆。毛泽东提出,一要考虑军事工作的需要,二要照顾老同志。毛泽东在旅行时左手受伤了。朱老宗和五长老只好把车给他。车来了,他还是坚持骑回去。毛泽东受伤了,他去中央礼堂做报告。门卫坚持让他骑,他断然拒绝。让车谈三次。
放弃汽车虽然是小事,但却体现了毛主席的高尚气节和崇高精神。首先,作为国家元首,他不把自己当领导,认为身居要职就应该享受特权和优待。而是从大局出发,综合分析,忏悔自己,服务大众,以身作则,把车分配到更需要的地方,以促进日常需求,方便工作。其次,表现了他先苦后乐、与群众同甘共苦、同甘共苦的精神,即使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也保持着这种宝贵的精神。第三,他表现出尊老爱幼、谦虚谨慎的优良作风,把车让给了年长的朱德。毫无疑问,毛主席放弃了他的汽车的崇高、伟大和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才真正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和热爱。
从年初喧嚣的公车香火,到平阴县闲置的公务自行车展示,个别单位的党员干部作风与毛主席大相径庭。什么是公交车,顾名思义,就是专门用来执行公务的。但目前个别干部把公交车当私家车,公权力当私权。公私不分,权力是自肥的。他们依靠手中的权力,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利益而挥霍。毫无疑问,这种车轮腐败不容小觑。一方面浪费国家资源,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另一方面,它影响了干部的形象,割裂了干群关系,引起了群众的不满和不满。
公务用车作为一种公共消费,与腐败相比是隐蔽的。对于党员干部本身,要自觉自律,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加强监管,加大对违规使用车辆的处罚力度,让干部廉洁自律,不敢触碰党纪国法高压线。更重要的是,作为公职人员,要有基本的党性和政治觉悟,密切联系群众,分清主次,善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密切联系群众,看到细节中的真情实感。(威水澎湃)
标题:[陇文化]毛泽东的“三次让车”:高风亮节令人称道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