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民国时铁路中途不报站 冯玉祥曾下错车

[陇文化]民国时铁路中途不报站 冯玉祥曾下错车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0-09 23:20:01 阅读:

本篇文章1253字,读完约3分钟

冯玉祥从北京坐火车到新乡,火车没有到车站报道。他半夜匆匆下了车,看到了王越寺,才发现提前下了车到了河南汤阴县,离新乡还有几站。

1953年,作家张恨水乘火车从北京来到上海。张恨水经常坐火车环游全国。这是他在新中国第一次坐火车长途旅行,他好奇地看着火车里的一切。他对新中国卓越的服务、干净的环境和管理良好的火车感到惊讶。此外,他还提到了一个很特别的细节:我们坐火车的时候,经常不知道前面那个站叫什么。现在除了汽车座椅的墙上,挂着三四个日历很大的地名词典,一个一个的换。有服务员不断通过广播在前面报电台的名字。对于中途到站的乘客,服务员要随时非常小心地通知乘客,避免乘客经过车站。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张恨水,京沪旅游杂志)

[陇文化]民国时铁路中途不报站 冯玉祥曾下错车

张恨水说得对,民国时期的铁路没有中途报站的相关规定。想知道什么时候下车,只能看看外面的停车标志或者四处问问。如果晚上开车,看不清外面的停车标志,或者找不到,可能会下错站。

1913年,冯玉祥曾准备带一名警卫乘坐北京至河南新乡的京汉铁路列车。火车下午从前门火车站出发,到达高碑店。夜幕已经降临,窗外的景色难以分辨。晚上火车轰隆隆,冯玉祥不知道自己到了哪个站,就问服务员:从新乡有几站?服务员回答:还有四站。冯玉祥对警卫说:记住,还有四站,我们下车吧,别错过了。警卫也很认真,念叨着:再四站下车。

被告知后,冯玉祥睡着了,但他似乎是睡着了而不是睡着了。火车一站又一站地经过,他一直记在心里。看到第四站已经过去了,他突然听到卫兵说:“在车站下车。”于是他匆匆下车。当他们下车时,他们目瞪口呆。他们看到一座王越神庙映入眼帘。原来他们下车的车站是河南汤阴县,离新乡还有几站。(冯玉祥《我的生活》)

现在无法证明是服务员记错站还是冯玉祥算错站数。这个故事充分证明了民国时期的火车没有完善的中途停车机制,给乘客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麻烦。老舍的小说《饭表》描写了一个小心翼翼的旅行者,从北京登上火车,开车不久就和服务员打招呼:到了天津通知我一声。一路上,他不停地问服务员和其他乘客:你们到天津了吗?你马上要来天津吗?服务员煞费苦心,脸色很难看。民国时期火车上的工作人员一般分为几类:机长、检票员、司机、消防员、搬运工等。另外还有一些杂工,比如服务员,服务员,清洁工等。这些人各司其职,向局里汇报不是他们的工作。

[陇文化]民国时铁路中途不报站 冯玉祥曾下错车

民国火车虽然没有规定报站制度,但不代表乘客经常下错站。首先,民国时期火车检票异常频繁。一般每个大站甚至任何一个站都要检票。检票员可以提醒乘客注意下车;其次,民国时期火车的停站时间也很长,每转十分钟。即使有乘客到达车站,没有及时找到,也有足够的响应时间。

虽然民国铁路在国家一级不要求报站,但有些铁路局为了方便旅客,自行设置了报站系统。比如1935年,北宁铁路局规定火车进站时,听差喊站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许多摩托车手对这项规定非常松懈,没有足够的力量去遵守它。况且,佣人都是高级服务人员,一般只配备在一、二等车上,而最需要这种服务的乘客是三等乘客。

(作者:李单位:中国铁路博物馆)

标题:[陇文化]民国时铁路中途不报站 冯玉祥曾下错车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