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手播·药锄·机收

[陇文化]手播·药锄·机收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0-25 01:44:02 阅读:

本篇文章1245字,读完约3分钟

阿甲子,我们生命的日子轻轻一指;阿甲子,中国的沧桑。在这个巨大的变化中,我感受最深的是农具的变化。

我出生在农村。我从小就接触农具。我参加工作后从未离开过农场。现在承包了一些不毛之地,成了农民。可以说几十年来,各种农具从未离开过我的手和我的视线。

据爷爷说,建国初期我家在辽河平原定居后,爷爷带领父亲和叔叔在贫瘠的平原上用鹤嘴锄和弯锄开垦土地,为全家种下了绿色希望。据我记忆所及,制作团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农村家家户户都在主楼旁边建了一个厢房,专门用来存放各种农具。当时农村没有“机械化”的影子。每个家庭春天都是木犁,夏天是长锄头,秋天是镰刀,冬天是铁锹镐。农具多达七八种,如整地工具、播种工具、灌溉工具、收割工具、加工工具、运输工具等。没有专门的房间是不可能安装它们的。农具很多,因为原始,性能低。比如春天播种的时候,所有的种子都是用手拧着——用手推到地里。前面一个人广播,中间一个人“踩格子”,一个人踢土用脚盖住山脊,然后另一个人拿着动物拉砂囊把它压平。种田埂至少需要四个人同时工作。人畜累死,春播成了悲哀的水平。即使我们早起日夜工作,也不能保证土地的“保湿”。

[陇文化]手播·药锄·机收

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出现了“葫芦点子”、“木材收割机”、尖犁、铲犁等农具,人们的劳动强度略有降低。20世纪90年代,家庭客户从其他地方购买了新的农具——平犁和播种机。有了这两种新农具,两个人就可以播种了,不仅省工省时,而且播种质量高,人畜都放心了。高秆作物被铲得到处都是后,施肥和喷药成了一个大问题。后来市农业科研部门开发了一种“药锄”,就是在到处铲头的时候,农药和铲田同时完成,把一家人从酷暑中打谷的痛苦中解救出来。两年后,一种叫做“多功能灭茬机”的农具开始进入农村。过去,田里的作物残茬都是人工一根一根地刨出来的,省去了“多功能灭茬机”的许多麻烦。灭茬机落地时,灭茬瞬间完成,整地、造垄、压耙等多道工序一次性完成,日作业量30亩以上土地。这简直就是一场“农业革命”。我家春播的时候,很多村民都去地里“看新鲜”,羡慕得不得了!一年后,没人看了,因为农村家家户户都买了一台灭茬机。当它在春天再次播出时,每个家庭都不会再因人们的嘶叫而紧张。只需要派三两个人把种子和肥料放进机器里,然后悠闲地种田。

[陇文化]手播·药锄·机收

前年我们家在村里承包了几十亩荒地,秋收成了大问题。在过去的秋收中,家家户户习惯用手砍,一个人累了一天砍不到2亩地,耽误了农时,影响了收成——大豆等角果一旦暴露在阳光下,果实就瘫倒在地。像我家这么大的地,都不能人工收。在经济支持下,我家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可以一次收割脱粒!而且实现了“粮退仓”和“秸秆还田”。老父亲看到后感慨道:“一眨眼的功夫,粮食已经从地里送到仓库了,简直如梦如幻!”

[陇文化]手播·药锄·机收

是的,“如梦如幻”,这是农民的共同心声!从手播、药锄到机收,这一系列农具的变化见证了建国60周年以来东方大地的巨大变化!农具的改变虽然只是很小的一面,但是13亿中国人就是从这个小的一面,听到了伟大祖国昂首前进,日新月异的铿锵之声!

标题:[陇文化]手播·药锄·机收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