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敦煌道士》序

[陇文化]《敦煌道士》序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1-05 09:44:02 阅读:

本篇文章2604字,读完约7分钟

冬至节前一天,陈华打电话说他写完了第一部小说《敦煌道士》,让我写几句。我看了这三十多万字的长文,感觉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甘肃是我的家乡,陈华是当地报社的。十年前因为工作关系认识的。从此以后,每次去兰州都要坐在一起说话。也许是因为新闻,他对一些事情的看法不同,直接,犀利。今年中秋节前和他在一起,听他说在莫高窟写一部关于王道士的小说。我觉得王道士确实是个有趣的人物,但是写起来不容易。因为这个角色已经在学术界甚至社会上确定了,所以很容易把这个角色脸谱化和简化。看完作品,这些担心立刻消失了。这是一部态度严肃、材料丰富、手法简单、内涵深刻的小说。它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基础,以文学的形式理性而艺术地描述了人们熟悉的敦煌故事。是一部有思想深度和艺术品质的好作品。

[陇文化]《敦煌道士》序

上个世纪初,由于一位名叫王的道士发现了藏经洞,敦煌突然闻名于世。王道士当时是个无名小卒。如果他没有发现藏经洞,他永远不会成为国内外敦煌学术界的“名人”。但是这个“名人”实在是太让人受不了了。他形容它“琐碎”,头脑简单,廉价出售无价之宝,出售的对象是外国人。为他将来成为罪人铺平了道路。

藏经洞文物问世以来,王道士就成了一个似是而非的人物。他把敦煌文物卖给外国人,让中华民族又受了一次痛苦的创伤。但如果他不把卷子卖给外国人,而是送给或者卖给家人,敦煌遗书无疑会沉入大海;论文在国外生活,但是保存的还是很好,今天还能看到;而且如果是散在民间的话,那纸好像在国内,但是不见了!另一个严重的结果是敦煌将不会为世人所知,敦煌研究将无从谈起...

[陇文化]《敦煌道士》序

人们对王道士的评价很纠结,关于功过有不同的看法。事实上,批评或表扬这样的人物是非常尴尬的。

一部小说如果纠结在里面,无疑是最无力最没用的作业。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关于敦煌藏经洞的文章和书籍,但关于王道士的部分基本上是形象的丑陋和行为的批判。敦煌道士完全抛弃了这些简单的判断,是一个全新的没有Facebook的道士形象。在作者笔下,王道石既不是英雄也不是小人,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庸俗之人。他是半路出家的道士,有血有肉的人。他有着常人的情怀和欲望。他偶然发现了一件宝物,但他对它的价值一无所知。这一发现为他的生活增添了幻想和责任。他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管理洞内成堆的经书,还要时不时跑政府去报经书、交涉、索要保护费,还要挨个接待前来取经的“洋唐僧众”...

[陇文化]《敦煌道士》序

“20世纪初,中国似乎是最不愿意向世界敞开大门的,但大门是敞开的”。在此期间,外国探险队涌入敦煌。对于世界,对于外国人,以王道石的知识和经验,会有多少准确的认知?在他的想法里,“外国人可能和我一样是难民,但是老家有点远”。“原来,外国人也是人。我一直以为他们是恶魔。”.....王道士对待远方的外国人,既有对“官”的敬畏,又有对“客”的包容。他甚至担心外国人——“我得拿点东西回去。不然回去告诉他们朝廷和他们皇帝?他可能是传旨来的,拿不到卷子,回去可能会被砍头……”他并不觉得把试卷卖给外国人有什么不好,但他还是觉得“拿老祖宗留下的圣物”来换钱有一些“失去的祖宗”。出于这种矛盾的心理,王道石和每一个来“取经”的人都玩了《捉迷藏》,这其实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不然他可以做“一次性”生意,把文物一次性全部卖给外国人,不至于浪费时间精力。

[陇文化]《敦煌道士》序

小说中的王道士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个体。他在敦煌城乡行走多年,为三清宫筹款。他不是“打卡的和尚”,也不是一本正经的“流浪道士”。“作为上帝的使者,他兼有人的本能”。他有虔诚的信仰,世俗的自私,荒诞的情色体验,单纯的情感纠葛。他是一个“安已有银,享已有福”的俗人,是一个坚信“善恶终必报”的僧人。他“经历过魔劫”,所以他“劝退名利”,然后“看破红尘”;但他“乐观人生”,甚至“成为为国服务的人才”,又“重新恋爱”。他有时满口脏话,有时语出如书,遇到说脏话的和尚,典型的江湖作风;有时胆小,胆小,有时勇敢,鲁莽和随意,正宗的街头风格...他是中国底层社会小人物的典型形象。他的故事五味杂陈,耐人寻味,折射出中国过去的影子。

[陇文化]《敦煌道士》序

文学的意义在于记录时代,表达作者对所描述时代的理解,从而帮助人们理解时代。了解时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描述和分析人性。在敦煌道士中,人性的善恶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也不是黑与白的对错歧视。王道士的言行,以及他的心理活动,给一个有血有肉的小人带来了生命。人物性格分析准确,心理描写透彻细腻。除了王道士,还有几个“师夷长技”的人,性格鲜明,形象饱满,给人以和人一样的感觉。

[陇文化]《敦煌道士》序

在小说里,没有必要问故事里每个人真实的过去和下落。但毕竟是历史事件,基本事实要符合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作者对史料进行了仔细的筛选和仔细的分析,并充分想象了一些粗糙的历史事件,使之更符合事物变化发展的逻辑。

陈华是记者,平时也写散文和诗歌,但一直没有涉足小说创作,一上手就有长篇大论,真的很让人惊讶,也很让人佩服。也许是因为第一次,《敦煌道士》没有看到什么特别的技法,似乎也没有什么流派和教义,就像是顺其自然。语言看似漫不经心,却不时流露出机智、幽默、机智,传达着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如“碗中有肉,我心不忧”,“笨嘴拙舌,无灾无祸”,“贼不离空,钱不来”,“无情无义,不累活”,“宁戳马窝,不惹政府”等自创的谚语在书中随处可见;对于那些有上一句没有下一句的民间说法,增加了一些自制的对应句子,读起来很有意思,比如“四两拨千斤,一砖支危楼”,“不要白问卦,有钱不找茬”,“急着去医院,有事勤磕头”,“洒在人间是爱,化为银子是命”等等。这些调皮睿智的话,以后可能真的会成为流行语。

[陇文化]《敦煌道士》序

在这本书里,也不时有一些哲学或幽默的经典语录,可以列举为一两个:

“在一个‘罕见的混乱’已经成为信条的帝国里,智慧和责任的确需要一些勇气和资历,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神的神道和道教的东西基本上都是用来蛊惑和欺骗的,这一点和尚和道教也不例外”;

“贼匪如果信了神,是会祈求上帝宽恕自己的罪行,还是会祈求更多的抢劫猎物?也许凡人永远摸不透贼匪的心思。一般来说,作恶者通常会在庙里烧香,向神灵磕头,祈求罪赦,却发现总是一出庙门就又遇到猎物,仿佛真的是神的旨意,什么都做不了!这可能就是劫匪痴迷神灵的原因。他们磕头膜拜,既求免罪,又为二者祈祷。

(杨宪辉:著名作家,著有《夹边沟年谱》、《定西孤儿院年谱》、《甘南年谱》等优秀作品。曾获国家短篇小说奖和中国小说学会奖。

标题:[陇文化]《敦煌道士》序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