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寻访守艺人】擀毡 农村人曾经温暖厚实的记忆

[陇文化]【寻访守艺人】擀毡 农村人曾经温暖厚实的记忆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0-11 21:56:02 阅读:

本篇文章968字,读完约2分钟

说到擀面杖,五六十年代的人很清楚的记得,尤其是农村,谁炕上有擀面杖,说明这个家庭至少是小康家庭,即使不是富裕家庭。女生结婚,卷毡也是必不可少的伴侣。另外,由于毛毡防潮、隔土、隔热,深受农民喜爱。今天,“感觉到”已经成为一种记忆。1月8日,从张掖市获悉,这一濒危工艺已被列入张掖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曾经的生活必需品

据史料记载,毡卷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甘肃,卷毡技术是从蒙古游牧部落传入的。宋末元初,蒙古族、回族、汉族等多民族在河西地区定居。当时,蒙古人住在毛毡城堡里,制作垫子,所以当地一些居民向蒙古人学习毛毡滚动技术。从那时起,滚毡技术在张掖高泰遍地开花。毛毡制作者应运而生,尤其是明清时期。

72岁的徐尚振是张掖市高台县宣化镇乐儿村的一名村民。据他说,他的祖先在晚清学会了卷毡工艺,他的父亲在20世纪50年代传给了他。徐尚振说,他在滚毡技术熟练的时候,会根据人的需要滚单毡或双毡。活久了,忙,忙。徐尚贞靠这个手艺,娶了个媳妇,养家糊口。制毡工过去常欣赏美景。虽然他的生活不是特别富裕,但他比村里的许多人都好得多。

现在它是当地文化的载体

90年代,徐尚振把这一技能传给了儿子徐冰。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那时候床上用品五花八门,毛毡不再被人们重视,需要卷毛毡的人越来越少。2007年,在和父亲商量后,徐冰停止了这个手艺11年。徐冰说,卷毛毯全是手工,包括拔毛、喷水、卷毛毯、扎毛毯、卷毛毯、洗毛毯、定型、烘干毛毯九道工序,费时费力。单毡18元,双毡27元。努力工作后,你挣不了多少钱。徐冰遗憾地说道。

[陇文化]【寻访守艺人】擀毡 农村人曾经温暖厚实的记忆

参见许擀毡工具,如打毛盒、打毛弓、毡头、尺竿等。,都被搁在后院的储藏室里,里面满是灰尘。最后一次用是前年。徐冰的儿子结婚了。徐冰和他的父亲拿出了在陈方使用了很长时间的毡制工具。修理的修理和更换都改变了。花了一天时间做了两张毛毡床。

2018年底喜讯传来,毛毡制作技艺正式列入张掖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意味着毛毡制作技艺将得到继承和发展。徐冰说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滚毡”这个本土文化的载体,现在要保护,要传承。兰州晚报全媒体闫焕苏通讯员王文本/地图

热线:0931-7550315编辑热线:0931-8151739电子邮件:mrgstx@163

标题:[陇文化]【寻访守艺人】擀毡 农村人曾经温暖厚实的记忆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