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贫困县里的一脉书香——通渭文化现象透视

[陇文化]贫困县里的一脉书香——通渭文化现象透视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1-24 14:08:01 阅读:

本篇文章996字,读完约2分钟

本报吴

古人云:仓颉知礼。来通渭之前,我一直在想,这么一个贫困县为什么会成为文化名县,创造文化现象?在农村公共文化普遍不发达的今天,通渭是如何将植物文化引入农村的?

在深入采访了同伟之后,我发现文化在同伟是一种传统,是一种生活。在这里,文化不是种下的,而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就像遍地的鲜花,肆意的,茂盛的,活泼的。文化,在这里,从来没有处于很高的地位,而是渗透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中,成为了每个人的一部分。

文化的根植根于农村

来通渭之前,偶然看了贾平凹的散文《通渭世家》,对通渭的描述是:出门可以穿的衣服都穿破了,却忍不住要洗;一个大字看不懂,却忍不住在正厅挂字画。你去了通渭,随便走进几个农舍,发现果然如贾平凹所说。

当她到达萍乡镇陈家庄曹小丽家时,她正在做一大块面条,在炉子上烙一个大蛋糕。那个蹒跚学步的孩子在院子里跌跌撞撞。她的大厅里有一把高辊画的牡丹,厢房里有一把魏新华写的扇子。曹小丽说高娘子是邻村的,牡丹画不错。魏新华也是邻村的,附近挂着很多字画。

当我到达陈家庄陈亚洲的家时,一罐狗肉在炉子上冒着热气。他家的墙上挂着李继昌的中堂、梁君川的牡丹和何天翼的旗帜。陈亚洲说:李继昌和梁俊川都是同伟的著名艺术家。何天翼是通渭的小学老师,很多都是他的学生。他字写得好,人品好,很多人挂他的字。

旁边一个职校老师王炳文写的不错,卫生防疫站的何鹏飞。梁凤祥,水冷村人,认识身边所有的画师和画工。

家里没有字画,没有通渭人。这里的农民,他们经常放下锄头,拿起笔。如果有宣纸墨汁,写几个作品框起来就行了。如果没有宣纸,用清水在石板上写几笔。嗯,挺好玩的。

通渭县书画院院长张小燕笑着说,书画是通渭文化的核心表现,是通渭人的精髓。以前有些农民迷上书画,就送土特产给国内的一些人进贡,慷慨地把书画还回去。是无心之举,但通渭民间得到了很多好宝贝。左唐宗、于右任远,启功、沈鹏近。现在国内很多人来通威清理淘宝。

是的,这是同伟。很少有一个地方像通渭一样,无论是贫富家庭,还是生活困苦的人,都热爱字画。不管学历多高,爱写几幅画几支笔,不管是名家名作还是本地老师的字画,都挂在家里。

通渭文化的根在当地。在这里,文化不是自上而下的输送,而是自下而上的生长。文化,已经融入到每一个通渭人的骨子里和血液里,成为人们定居的地方,成为这个地方的精神标签。因此,通渭被文化部评为中国书画之乡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标题:[陇文化]贫困县里的一脉书香——通渭文化现象透视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