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评文学创作: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

[陇文化]评文学创作: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1-26 14:44:01 阅读:

本篇文章3206字,读完约8分钟

我真的无法形容我生活的城市,上海。我所有的印象都掺杂着杂七杂八的个人生活。就这样,几乎是私密的。在《男人与女人》、《女人与城市》中,王安忆放大了自己对女人和城市的感受。几千年来,中国作家笔下的城市从来不缺少精彩的作品。但相对于乡村小说,十七年的都市小说相对较少,都市文学已经成为工业题材的代名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一直以不可阻挡的势头蓬勃发展。2013年,金宇成的《花中之花》几乎成为文坛的重要话题。作者通过描述100多名上海居民的日常生活来展现这座城市。这部关于上海的小说获得了许多奖项,如第二届施耐庵文学奖。金宇成说:我在城市出生长大。这座城市是我的血脉。忍不住融入这些场景。街道和水泥地也许是最好的文学温床。

[陇文化]评文学创作: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

都市文学的现状:总是那些乡村里的东西

作家刘震云讲了一个小故事:我村里有个堂哥,一边种地一边写诗,但是没人知道。他写了一本书,叫《村头老槐树小姐》。我说,你为什么天天写这个?他说:我特别想想念纽约,但是我从来没有去过。

刘震云说的话代表了大多数当代作家的心声。生活为他们提供了一片广阔的田野,必须种植强壮的庄稼。出生在小城市里的作家李,就是以他记忆中的平原为原型的。他在创作中一次又一次地重新认识了脚下的大地。自《李氏家族》以来,李的大部分小说都表达了乡村或农民的主题,而《等待灵魂》和《城市白皮书》则关注了城市的精神状态。他说:希望能多关注根,写人地对话。

[陇文化]评文学创作: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

当作家铁凝还是中学生的时候,他问老作家徐光耀: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作家?徐光耀说成为一名作家需要一种生活。铁凝问:你住哪里?我回答说我住在农村。还说很多作家没去过农村,不写好看的小说?十年前,中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75%。作为当代中国作家,没有必要写农村和农民。但是,没有对中国农村相对全面深入的了解,就不可能真正了解中国社会的来龙去脉。五代以上,我们都与农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这些东西为基础,你的写作就会不一样。铁凝说,徐光耀的话可能是片面的,但有道理。于是她为了自己的理想主动选择去农村,农村成了她从学校走向社会的第一个落脚点。乡村生活在精神上给了她不可磨灭的痕迹,使她至今怀念,创作了《笨花》这样优秀而厚重的作品。

[陇文化]评文学创作: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

这是目前中国文坛一线作家的多数情况。作家贾平凹曾经发誓要剥农民的皮。他背着被褥上大学,以为自己结束了农民生涯,带着踏入幸福大门的感觉去了一个陌生的城市。然而,20年后,他意识到悲伤和烦恼从他离开的那一刻开始。贾平凹进入新时期文坛以来,三十多年的创作一直在书写当下的社会生活,记录着这个时代。几乎所有重要的创作素材都来自他家乡商州的迪化村。从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到市场经济对农村的冲击,农村的大转折就在于他的作品。他的作品对家乡有着极大的眷恋和怀念,对农民离开土地后应该做什么有着困惑和质疑,甚至在面对商业化冲击下人性的异化和扭曲时有着批判的矛盾心理。

[陇文化]评文学创作: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

2010年,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的20部作品中,有一半与农村题材有关。于是,毛奖评委汪吉人提出,都是村里那些事。

乡村主题和城市主题的界限已经打开

中国的社会情况是农村中国,每一个作家最实际的经历都来自农村。中国文学最成熟最成功的也是乡土文学。评论家孟凡华认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城乡进一步融合已经变得不可抗拒。除了推拿,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的其他四部作品不能用乡土文学来形容,但都有乡土中国的生活背景,进一步说明中国是乡土社会。不是城市作家写的不好,而是我们没有融合国内普遍接受的城市经验。城市一直在不断调整,我们感受到的城市文化体验是局部的,不是整体的,和巴黎、伦敦、纽约不一样。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需要不断的对城市文化进行整合、建构和理解。现在描述的只是城市的表面,缺乏中国城市文化的气质。如果有一天我们整合了普遍接受的城市经验,那么城市文学就能大放异彩。

[陇文化]评文学创作: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

在20世纪50年代后作家的写作中,乡村主题和城市主题的界限被打开了。从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来看,很难概括农村题材或城市题材。比如张炜的《你在高原》看似写的大多是农村的故事,但也有着鲜明的城市影子,即作家所理解的现代性。张炜是在现代性背景下创作的。其实小说中也穿插了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城市回望农村。但是很难界定一句顶一万句和推拿属于都市题材还是乡村题材。

[陇文化]评文学创作: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

对于如何定位都市文学,评论家何认为,关键在于作家的主体在叙事对象中涉及到什么样的精神、立场和态度。尽管许多作家写的是城市生活,但他的主题是农村人。他从农村的角度描写城市生活。即使住在城市里,他流露出的也是农村的精神和情感。相反,如果他是一个都市人,写一个都市人回到自己的家乡,传达给我们的肯定会与纯粹从乡村立场写这种生活有所不同。

[陇文化]评文学创作: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

莫言的小说《蛙》通过塑造蝌蚪来表现知识分子的善良与软弱。《蛙》前几部还是关于高密的,他比较熟悉。第四部分,蝌蚪回国后,高密东北乡的描写是对中国现实的描写。把高密东北乡作为中国当下社会的缩影,是莫言的野心,也是中国当代作家的野心。

为什么城市主题缺乏重量感

所有伟大的作家都在超越主题写作。如果城市文学的地位在过去是微不足道的,那就没必要在意这个概念怎么命名;所以今天,城市文学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存在。然而,在当前的中国文坛,城市文学显然是一个相对薄弱的写作领域。以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为例,历史类作品表现出特殊的优势,而主要题材似乎特别受青睐,形成了茅获奖作品的沉重感。而关于都市题材的作品屈指可数,只有孙犁、余小慧的《都市爱情》和王安忆的《长恨歌》才算是都市文学。

[陇文化]评文学创作: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

评论家胡平认为,茅盾文学获奖作品的厚重情怀往往离不开社会历史内容,人们的宿命感更是缺一不可,如《你在高原上》所示。这也要求作者对社会、历史、人类命运有深刻的体会。中国很多青年作家擅长写城市,往往不如老作家。现在的小说读者主要是年轻人,所以年轻作家的作品卖的比较多。但是为什么纯粹的都市题材不能轻易获得一种重量感?因为城市太复杂看不透,写权重不容易。城市的背景和根源是农村。一个有前途的中国作家必须了解整个中国,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伟大的作品也可以产生城市题材,这在未来的毛奖中肯定会占据重要地位。

[陇文化]评文学创作: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

对于这种现象,评论家孟凡华说,不是今天的小说不好,而是时代不好。这些作家在20世纪50年代构建的现代白话文学的巅峰可以被年轻作家超越,但他们会感到艰难和困难,这是对60后和70后作家的挑战。

杭州大学文学院院长洪志刚认为,90年代后的城市文学有三个特点:一是城市的地域性减弱,文化杂糅性增强;第二,城市的味道在消退,城市的精神分裂感在增加;第三,在90后的都市文学中,意识形态的深刻性在下降,审美的感官性在上升,这一点非常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生代作家的作品没有了地域感。比如盛可以在深圳写,但她的小说背景在广州上海都没问题。然而,在潘、、滕小兰、、、、、棉棉等上海本土作家的笔下。,很难找到一部写在小巷子里的王力可·安义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没有强烈的地域色彩,他们小说中的城市背景与其他城市的置换也没有效果。但是他们小说中的文化交融,尤其是时尚的不断强化,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内部冲突非常明显。

[陇文化]评文学创作: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

《人民文学》主编石认为,与农村文学的不断繁荣相比,城市文学在新文学教育史上的成就并没有在当下的写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城市文学的不足主要在于对城市精神和城市人精神的把握能力不足。并不等于具备全面书写城市的整体把握能力,这只是不具备整体把握能力的一种表现。所谓整体把握,是指对城市精神和城市人精神的探索。石说,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城市书写并不乐观,直到新生代作家开始大量书写城市。但他们对城市的描述几乎是状态式的、情绪化的,掩盖了对精神的穿透认知的意图,表现出暧昧、飘忽、碎片化的城市。城市现代性精神的视觉化没有真正的杰作,只是给作家提供了创作的可能。对城市精神和城市精神的深刻把握是当前文学创作的难点和目标。

标题:[陇文化]评文学创作:城市题材不敌农村题材?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