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评论:古城之火担不起文艺凭吊
本篇文章1033字,读完约3分钟
1月11日凌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杜克宗古城发生火灾。据报道,由于消防管道供水仅持续15分钟,火势被风蔓延了10多个小时,数百栋房屋和一些文物被烧毁。随后,迪庆州召开新闻发布会,回应称当地消防设施是后来收购的,大部分管道都暴露了。为了防止水管因温度低而爆裂,管道内平时没有水,遇事从高处放水(《京华时报》,1月12日)
一场大火洗劫了这座古城。在高原璀璨的土地上,几千年积累在一个角落里的文明,瞬间被烧毁。似乎所有美好的风景和人情都有一些脆弱和不堪一击的性质?当我们习惯了它们的存在和突然的毁灭,我们就加倍的难过和心疼。于是,一种暧昧的悲伤,不恨,开始在网上蔓延。远方叹息,去过的人拍照,诉说往事;对于没去过的人,写下一些感伤的话,比如我还没去过,你已经走了。
古城里的火,燃尽了一声哀叹,燃尽了一个悲秋;它燃烧得可怕而猛烈。在一种文学和绿色的风格中,那些被毁的废墟成为神圣的悲剧形象:它们使被烧毁的卓越不朽和永恒;让一场灾难变成一场关于美与文明,生与死的诗意讨论。这座名为杜克宗的城市被熊熊烈火摧毁,却在无数人的言语、情感和表情中复活。这种奇怪的转变是真诚的或者矫情的,但却是真的在发生。
当然,一万个人,有一万种解读灾难的方式。有些人选择空感性,而另一些人愿意执着地问:为什么火灾会莫名其妙地发生?损失,为什么重在这一点上?消防管道只供水15分钟,这不是直截了当、辛辣的讽刺吗?与我们曾经拥有的财富相比,我们所行使的关心显得如此粗心和敷衍。请相信,那些疲于应对、互相凑合、看起来像摆设的公共设施,永远无法应对各种天灾人祸。杜克宗湮灭于火海之后,那些执着的疏忽和错误一暴露就被围攻。
裸奔太久,迟早会被抓。如果不知道杜克宗的命运,会不会让其他古城感到不安?长期以来,古城的工业蓬勃发展,并没有给当地带来相应的安全。这种奇怪的现象很普遍,但很容易理解。一方面,为了迎合资本力量和游客的喜好,古城必要的现代化往往让位于保持旧面貌。基于此,建立标准化的消防体系几乎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古城强大的吸金能力也促使职能部门投入更多资源在营利性项目上,而不是升级基础硬件
仅在千禧年,它就被意想不到的大火摧毁了,更被可预见的疏漏摧毁了。当古城在开发利用的浪潮中滚滚向前,却没有建造地基,却没有负重前行时,空的城堡式繁荣只剩下一缕烟花就消失了。那么,我们是否确定我们有足够的表达方式和足够的合法性,以大概率向那些古城致敬呢?或者对这类事故最直接准确的反应应该是直截了当的愤怒?
标题:[陇文化]评论:古城之火担不起文艺凭吊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