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散文:牡丹啊牡丹
本篇文章872字,读完约2分钟
赵秀华家所在的红沟岭村,位于兴隆山其余部分的半山腰,有四五十户分散在小岭的山脊上。村庄后面是翠绿的群山,而村庄前面是梯田,梯田依次递减。站得高,看得远。赵秀华的父亲赵发青,也是一个高高在上,深谋远虑的农民。他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想尽一切办法让下一代学习技能和知识。
后来他看到女儿赵秀华从中学出来回家种地,而其他孩子还背着书包上学,他就默默流泪了。他先是鼓励女儿学油画家具,然后叫她和油画古建筑的工匠一起去兴隆山烈士陵园,搭好木板脚手架,画出烈士陵园中间的三角亭。
与此同时,当老人看到他的女儿赵秀华把牡丹画得非常好和生动时,他要求她的女儿专攻牡丹。
赵秀华画牡丹是业余活动。业余爱好者从地里回来,然后操作刷子。有时候赵秀华真的很累,不想再碰纸笔的时候,她爸爸赵发青就催她去送花。她停不下来。继续画!
山乡媳妇赵秀华的牡丹苍劲有力,艳红白的牡丹花在宣纸上晃得惟妙惟肖,贴在山中农家乐的墙上,无人知晓。
一次偶然的机会,十里外乔家营村的书法家徐克俭从红沟岭村的人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热情地去了。她把山村淳朴内敛的媳妇赵秀华介绍给了县城的老书法家协会。经过介绍,她认识了很多画家和画工,也认识了很多画。其中一位是以牡丹闻名的老画家毛傅贵。山村的儿媳妇赵秀华贸然提议拜毛傅贵为师,像画家带徒弟那样学画。这很突然,毛傅贵没答应。赵秀华伤心到三十多岁的人泪流满面。虽然毛傅贵没有收她当徒弟,但她还是很认真地指点和教导她的画。
在县城,赵秀华还认识了在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的李常州。就这样,县文化界认识了赵秀华。
今年9月,兰州第二届农民艺术节在榆中举行。在县体育场宽阔的舞台上,一个巨大的画板斜立着。山村媳妇赵秀华第一次踏上人生的舞台。在成千上万的人面前,在众目睽睽之下,她挥舞着一支巨大的钢笔,在纸上画着一朵牡丹。
在观众的印象中,男画家大多留着长耳朵的长发,女画家则有自己的风度。而这个山村里淳朴内敛的媳妇,似乎和这幅艺术含量极高的画脱节了。但是我能怎么办呢?她正在公共场合表演。她没有水,不会被造假。信不信由你。
牡丹,牡丹,这是红沟岭的花。
标题:[陇文化]散文:牡丹啊牡丹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