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甘肃经济信息网”,在这里您可以浏览到甘肃省12个市以及2个自治区最近发生的大小事,是世界了解甘肃的最好窗口。

主页 > 新闻中心 > [陇文化]古俗“守岁”

[陇文化]古俗“守岁”

来源:甘肃经济信息网作者:濯昊更新时间:2020-10-29 21:20:02 阅读:

本篇文章1158字,读完约3分钟

“一夜之间连两岁,五岁连两年”。除夕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围着火炉聊天,辞旧迎新,这是中国守年夜饭的一种常见习俗。在古代,守老有两层含义:老人守老为“辞老”,即珍惜时间;年轻人保持年龄是为了延长父母的寿命。

守年夜饭作为一种民俗,历史悠久,最早见于西晋周朝《方志》:年夜饭。每一个阶段都在泄露。被称为“喂养时代”;酒菜邀,叫“不老”;老少一起喝酒,祝你圆满,叫“分龄”;大家彻夜不眠,等待黎明,这叫“守岁”。隋唐时期,养老之风极为盛行,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流行的养老诗:“寒退冬雪,暖进春风。”范成大在《卖痴呆词》中唱道:“除夕更是让人难以入眠,乏人懈怠,逼新年;孩子叫走长街,云得痴呆叫人卖。”苏东坡也有一句诗说:“孩子壮而不睡,夜乐;坐久了,灯会落,看北斗坡。”一个“强”字,表示孩子对让老年得到最充分的期待和迷恋。

[陇文化]古俗“守岁”

保持年龄与其说是一种习俗或传统,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热闹的守年夜饭场面,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写的浪漫之作,美丽的“风俗图”。梁朝的许在《妻子夜坐守年夜饭》中写道:“热情如火,永不停酒。葡萄酒中的桃子,棕色的杨梅。帘风入帐,烛炭成灰。别怀疑,等晓光提醒你就行了。”在杜威的《杜威斋守岁》中,杜甫这样描述家庭团聚的场景:“这是一记耳光,而且是一记耳光。”意思是亲人团聚很热闹,吓到槽边吃草的马;红色的烛光吓跑了森林中的乌鸦。王安石的《一岁除了鞭炮声,春风温暖屠苏。千户总是以新桃换旧桃,这是家喻户晓的名字。

[陇文化]古俗“守岁”

对团聚的人来说,过除夕是一种快乐,也是一种美。对于流浪者来说,保持年龄会带来悲伤和孤独。正因为如此,白居易的《留年在客》有一种感觉:“留年相对无酒,思乡泪满”。

其实保持年龄是一种记忆,是对过去一年的总结,是对人生的“盘点”。有些人把守老当成反思过去的机会,或者以浪费时间为耻,或者以“精彩回放”为沾沾自喜。据《唐子才传》记载,贾岛有这样的好习惯。他每年守年三十的时候“一定要拿一本一年的作品,认真读完,存精,年复一年,年复一年。”

守龄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前方可能有无限风光,花开花落,跌宕起伏,跌宕起伏;守岁是对人生的深刻理解。Xi·齐针在《守岁》一诗中说:“邀阿希安一家守岁,蜡炬传红映碧沙;三十六旬都波,偏惜从这一夜起的时光”。守岁是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向往...

随着世界的变化,当代的守时已经从形式变成了内容。但是,千变万化的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和期望是不会变的。现在我们的人还是习惯在除夕夜守岁,屋外鞭炮清脆,坐在室内或火炉旁,一家人其乐融融;或者看春晚,笑啊笑啊。我衷心祝愿世界上所有的中国人后裔。当你在观察岁月的时候,你可能希望把你的痛苦、烦恼和悲伤留到昨天,相信世界上没有不可穿越的火焰山;面对未来,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这样美好的未来就一定属于我们!

标题:[陇文化]古俗“守岁”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甘肃经济信息网介绍

甘肃经济信息网立足于甘肃本地用户群体,贴近生向甘肃地区推出大型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高质量的甘肃人民网络生活和传播甘肃实用便民的信息为己任,力求提高最新最全的甘肃新闻、甘肃快三、甘肃11选5、甘肃旅游、甘肃旅游地图、甘肃旅游景点、甘肃旅游景点大全、甘肃自驾游、甘肃特产、甘肃苹果、甘肃小吃、甘肃高考、甘肃大学排名、甘肃教育、甘肃银行、甘肃招聘、甘肃人事等信息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