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蒲公英花
本篇文章1434字,读完约4分钟
一朵“蒲公英花”,一朵不起眼的“蒲公英花”,向世人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感受大地的故事。那是一个山里的老人,大爱编织的山村版,没有边界。
这位老人已经被送走84年了。他是寨子里最老的人。他没上过学,没走出过大山,也没拍过照片。
“5.12”地震后,老人坐在电视机前,眼睛一眨不眨,盯着电视屏幕上的汶川地震,看到汶川灾区一些老人和儿童受伤,看到解放军在废墟里挖人,看到一个活人永远眨眼离去,看到人们还在废墟里挖...老人进入角色,表情是那么凝重,脸上全是“沟壑”。......
第二天早上,老人拿着一把小锄头和一个旧竹篮走出了小屋。
老人独自来到村外的路边和山坡上,吃力地挥舞着他的小锄头。
老人不是锄麦草,也不是打猪草,而是挖蒲公英。汗水在她脸上流淌,她懒得去擦;虫子爬到了身上,她忍不住开走了;余震来了,她没动身子;毛毛雨来了,她没有走开......
老人腰弯成弓,手里的锄头不断挥舞。她的身体离地面越来越近,几乎匍匐在地。弓弯得太久了,可能会散。老人挺直了身子,休息了一会儿,只休息了一会儿,攒够了力气,开始挥动他的小锄头。
老人不停地挖啊挖,竹篮里的蒲公英一点点增多......
该吃饭了。小仲孙四处寻找老太太,终于在山坡上找到了她。她把老太太叫回来吃饭。
但是老人没有动,说:“再挖一点。”。
“老太太,你挖这些根干什么?”小玄孙不解地问道:
“卖钱。”
“你卖钱吗?”
“为了震一震,房子倒了,人受伤了,受灾群众捐了钱。”
“老太太,你这么老了,别捐了,村里也没人说你。”
“宝宝回家了,知道吗?不捐,要不要表白?”
小玄孙觉得老太太讲道理,不吭声了。
老太太还在唠叨:“电视上天天说汶川,汶川,文县都姓文,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个字。我去给别人烧水。不知道要不要。我也去当志愿者了。”
“不是志愿者,是志愿者。”小玄孙纠正说。
“别跟老太婆、志愿者、志愿者说话,不是一回事吗?反正是自愿的,我也是自愿的……”
小玄孙走了,走了很长一段路。老太太回头一看,还在挥舞小锄头挖蒲公英。
就这样,老人每天早上出去挖蒲公英,然后在村里的药店里卖。挖一天最多只能卖一元多。有时候,挖一天只能卖几毛钱。
耶稣基督!什么时候能攒下几十块钱捐给四川灾区人民?老人一点也不气馁。她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棒就能磨成绣花针;她相信,只要她真诚,石头就能开花。
老人每天起得早,回来得晚。他手里的小锄头挥得更勤了,挥着东山的太阳,挥着西山的夕阳,迎着满天的繁星。她每天挖啊挖,省下每一分钱......
那一天,老人走出家门,双手捧着一叠钱包着的小手帕,像抱着一个心爱的婴儿,紧紧地贴在胸前。她来到村支书家,双手恭恭敬敬地递上手帕,仿佛完成了一件大事。她的脸上洋溢着舒心的笑容,像山里盛开的秋菊一样灿烂。
村支书接过手帕,慢慢打开,手帕里包着的一沓钱露出来了。村党委书记一一数了数,整整40元。
这是一位80岁的老人在山里,挖掘蒲公英积累的40元钱,并从40元中做出非凡的捐赠。
村支书感慨万千:一个靠政府最低生活保障供养的80岁老人,靠挖蒲公英,省下每一分钱,捐给千里之外地震灾区人民挣钱。看这40块钱,面值10分,20分,50分,最大面值1元。
那一刻,村党委书记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眼前这个有些佝偻的老人,个子那么高,心地那么善良。40元,可能是一个很小的数字。但这应该是世界上最重的捐赠了!
大巴山,请收下!接受龙源一位80岁老人的心愿!
走的时候老人说:我明天挖蒲公英......
标题:[陇文化]蒲公英花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
上一篇:[陇文化]人生如画
下一篇:[陇文化]家乡,那波麦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