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文化]香港书展二十年:从生意到文化,还有多远
本篇文章3843字,读完约10分钟
7月22日,第20届香港书展将再次拉开帷幕。对香港人来说,全家去书展,就像去招聘会、电脑展一样,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性行为。20年来,左撇子商业右撇子文化和香港书展逐渐成为影响香港人阅读兴趣的重要力量。
在第20届香港书展开幕前夕,一群女模拍摄的血淋淋的相册将出现在书展上的消息引起轩然大波,数万网友表示不满,谴责这些以炫耀身材为重点的相册过于低俗,破坏了香港书展所宣扬的阅读氛围。报纸和杂志也发表了评论,指责书展的组织者出于受欢迎程度和兴趣批准公开出售靓模的相册。一些评论家强烈质疑香港书展是卖书还是卖肉。
事实上,《靓模相册》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香港书展上,最近的书展也会出现几本。回顾过去20年香港书展的发展,明星和模特一直被当作吸引人气的噱头。这种宣传手段从1990年第一届香港书展就有了。第一次接手香港书展的香港贸易发展局,就抱着“做一个珠宝展一样的书展”的想法,邀请明星大力宣传。那一年,新当选的香港小姐袁咏仪和明星萧芳芳被邀请出场。
明星带头读书写书,倡导读书氛围成为香港书展多年的营销举措。十多年来,几乎所有能想到的明星,如双胞胎、刘德华和陈豪,都被邀请参加书展。他们在书展上首次亮相,参观书摊,为书展剪彩,或出版自己的“小黄花”图画书,如李心洁、许茹芸和杨采妮...这吸引了大量的追星族,书展的受欢迎程度也提高了。
但随着香港书展本身的号召效应,邀请明星宣传的做法逐渐受到批评。因为每年来书展的人数日益增加,几十万人的流动使得维护书展的秩序变得非常重要。一个明星每次在书展上搞活动,都会吸引一大批粉丝。组织者还会安排大量的保安,设置长长的围栏,导致交通拥堵,秩序混乱。
书展主办方统一安排了场馆外明星活动的场地,但每年书展期间,香港媒体对这些明星还是很关注的。“很多人说香港书展很俗。我觉得这样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在举办的数百场演讲中,明星签名和演讲只占10%到20%,其他的都很有深度和专业性。”香港书展大使马家辉为香港书展呐喊。
“靓模相册”事件并不是香港书展近年来遭遇的唯一大规模阻力。早期的香港书展有专门的动漫馆,是书展上最火的展厅。每年几十家动画公司都挤满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1998年,经过民意调查,香港贸易发展局开始消除暴力和性。自1999年起,漫画画廊从香港书展中分离出来。香港贸易发展局和所有协办机构决定,书展只展出、陈列和出售第一类书刊,使其成为一个全家老幼均可参加的展览。
但直到2005年,香港书展依然给人的印象是商业气息以外的东西,而书不够香,完全是一门生意。媒体报道也聚焦于参与的明星、场馆拥堵的粉丝、读者对休闲娱乐读物的青睐。为了改变这种形象,2005年,香港贸易发展局新任主席林天福向展览部提出,香港书展过去只注重商业成果,完全工业化,没有文化内容。以后要增加文化内容,做到两者并重。
也就是从这次书展开始,香港贸易发展局就开始与香港的文化团体合作。展览部聘请香港艺术发展局、明报集团、亚洲周刊等文化机构担任参谋,最终决定与亚洲周刊合作,邀请海峡两岸三地的作家和文化名人来书展讲学。
2005年,台湾作家龙应台、南硕、大陆作家苏童、香港作家陈冠中等5人分别来书展与读者见面、演讲,2000多人听名人演讲,打破历年书展记录。2006年,香港书展的文化活动达到高潮。金庸、倪匡、余华、刘、洪莹、苏维桢、楚、等著名艺术家取代了以前的娱乐圈明星,成为当年书展上最耀眼的明星。2007年和2008年,分别开展了180多项文化活动。
第二十届香港书展将于7月22日至28日举行。经过20年的发展,香港书展的参观人数从第一届的20万人大幅增加到去年的83万人,使香港书展成为“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的书展”。
每八个香港人中就有一个参加香港书展。每年七月,邀请亲朋好友来香港会展中心,在书展上买回三五本书,或者听文化讲座,看明星作秀,都是很多香港人夏天必做的事情之一。用当地人的话说,就像买lv和gucci一样,不去书展的香港人会觉得很落伍。
从1990年第一届书展到现在,回顾香港书展20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主办机构香港贸易发展局为了实现从商业到文化的转变,付出了很多努力。在今年的香港书展上,首次设立了香港书展大使,香港媒体人士和专栏作家梁文道和马家辉担任了第一届书展的大使。他们在北京、上海、广州、台北举办路演,与世界各地的学者在同一舞台上宣传香港书展,与世界各地的读者密切互动。
除了建立国际文化村和英语世界,今年的文化活动也增加到200多项,包括首次与台湾机构合作的文化活动“经典3.0”,并邀请了包括陈平原、李欧梵和张龙熙在内的许多海峡两岸著名学者进行讲座。
此外,今年还成立了“文学画廊”,向读者赠送许多著名艺术家的珍贵藏品,包括著名作家张爱玲和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的照片、手稿、签名书、剧本等遗物;国学大师饶宗颐的书画、雕塑、茶具、古玉、竹简;珠宝设计师陈世英的宝石雕刻;著名粤剧明星任剑辉的配乐,以及戏曲爱好者的收藏;漫画家丰子恺的绘画、书法和李富华的雕刻。
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使得香港书展的文化氛围一飞冲天,吸引了更多热爱文化的读者。据马家辉介绍,在去年的书展上,一群粉丝从南京和上海飞到香港听朱天文的演讲。听说今年有上海读者也想组织代表团去看张爱玲的遗物展。
香港书展似乎正在从商业向文化飞跃。不过,期待改变香港人不爱读书的局面,有点过于乐观了。「香港人购买书籍的频率不高。书展并没有明显提升香港人的阅读欲望,但至少让书看得见。”梁文道在香港凤凰卫视制作了一档名为《开卷八分钟》的电视节目,对香港人的阅读习惯进行了长期观察。
据梁文道观察,按年龄层次,香港喜欢读书的人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十多二十岁的年轻人,一类是退休人士。这些人有更多的学习机会,因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处于社会主流地位的三四十岁的人,没有太多时间学习。此外,从收入阶层的分析中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收入高的人阅读习惯参差不齐,很多人没有阅读习惯。
所以,香港书展虽然享有亚洲最大书展、全球读者最多书展等诸多美誉,但香港本土文化及其出版商的心情其实是复杂的。因为书展数量逐年上升,可能反映了社会阅读习惯的弱化。恼怒的专栏作家将香港人去书展比作去新年花市:这是他们平时不做的事,一种仪式。他们在书展上买了三四本书,所以他们一年读三四本书。
马家辉用“书展效应”来肯定书展对香港人阅读氛围的促进作用。“书展期间,很多年轻人会在网上讨论交流,比如我今年准备买多少钱的书,打算买什么书。书展结束后,我会讨论哪些书没买过,哪些书没看过...这个书展效果可以延长到半年左右。”
青少年去书展找漫画和通俗小说,身心疲惫的成年人找“心灵鸡汤”,沉迷股票的人找股票投资指南,或者介绍大陆所谓的“国民情书”...纵观整个香港书展,功利出版物的比例还是很高的。比如台湾的城邦集团、时代出版公司、香港的万里组织等。仍然有大量的实用读物,而且它们也获得了巨大的销量。
近年来,香港人的阅读品味确实有从娱乐转向严肃书籍的迹象。然而,梁文道认为,这与书展的推广关系不大,而是来自香港读者自身阅读品味的变化规律,呈现周期性。“当经济很好,股市很红火的时候,他们的阅读品味会变得很功利,他们读的书可能都是教人炒股理财的。经济不好的时候,比如97年的经济危机,很多人突然想看一些不一样的书。或许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意义有问题,需要鸡汤。”
本届香港书展提出了“多元化与创意”的主题。近十年来,随着香港社会的一些变化,香港人的阅读广度也在发生变化。年轻人的想法开始多样化。比如以三四十岁为代表的香港老一辈,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更注重物质和经济方面。但已经长大的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面临的现实是,香港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开始改变,他们很难像父母一样顺利完成学业,然后再找工作往上爬。当社会发生许多变化时,他们的思想变得多样化,他们的阅读品味也多样化。
周刊实习生罗杨威
7月25日
11: 30-13: 00“著名作家系列讲座7”——中国禁书文化
地点:s221会议室发言人:沙
13: 30-15: 30《经典3.0-两岸演讲会》“什么是‘大学’——“蔡子民先生的言行””
地点:s224-225会议室发言人:陈平原
14: 30-17: 30丰子恺儿童绘本奖讲座系列3——吉米故事的开始
地点:演讲厅2演讲者:多少米
17: 00-18: 30“著名作家第九讲”我看东营(文坛)
地点:s226-227会议室演讲者:杨毅
7月26日
10: 00-12: 00《经典3.0——海峡两岸演讲会》——《明清以后的知识分子美学》——《随性之恋》:知识分子的创作美学》
地点:s224-225会议室演讲人:韩
16: 00-18: 00《经典3.0——海峡两岸演讲会》——《帝国末期的文化山水画:《老残游记》”
地点:s224-225会议室发言人:李欧凡
17: 00-18: 30“著名作家系列讲座12”呐喊
地点:s221会议室发言人:朱天心
7月27日
14: 00-15: 30《著名作家系列讲座14》——能否从美食和爱情来写香港人的生活
地点:s226-227会议室发言者:也斯
17: 00-18: 30从纪实摄影看香港”
地点:n206-208会议室演讲者:梁文道/谢志德/吴文正
7月28日
11: 30-13: 00“著名作家系列讲座16”-心灵的精致书写
地点:S226-227会议室演讲人:贾
标题:[陇文化]香港书展二十年:从生意到文化,还有多远
地址:http://www.huarenwang.vip/new/20181024/11.html
免责声明:甘肃经济信息网是一个为世界华人提供甘肃省本地信息资讯的门户网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非商业用途,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163.com,甘肃经济信息网的小编将予以删除。